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名人汇 >

陪发雕创始人黄鑫游成都文殊院(2)

2020-01-18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双杉表瑞:在院内大雄殿后檐阶下,有古信相寺所留古杉二株,高五丈余,树身周围,一为1.65米,一为1.45米,传为明朝遗物,系院内最古老的二株古木。相传文殊院第一代方丈慈笃禅师当年创建文殊院时,即在此二株古树下结茅修持。清同治十二年(1872年),乘三方丈为了纪念慈笃禅师,特在此二株古杉间竖立多边形的“南无尊胜陀罗尼经幢”。现古杉已死,经幢尚存。


文殊院思过法师与《大型民族发雕“长城”》发起人黄鑫的合影

天题瞻榜:在说法堂正中壁间嵌有石刻清皇帝所书“空林”二字,中有“康熙御笔之室”玺印一方、左右有“康熙四十一年任午仲冬;钦赐四川文殊院僧超存”小字二行。同时康熙皇帝钦赐海月条幅一轴、诗一章,文曰:“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爱有大士,处处两间,非浊非清,非律非禅,惟是海月,都师之式,庶复见之,众缚自脱,我梦西湖,天宫化成,见两天竺,宛如生平,云波月满,遗像在此,谁其赞之,惟东坡子”。据考康熙皇帝亲笔四言海月诗轴,绢本行书,纵153厘米,横75厘米,原本完整。

发绣披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76年-1850年),陕甘总督杨遇春的女儿发愿油拔自己的头发,用金刀剖发,然后在一付白缎上绣出水月观音大士像(长104厘米,宽41厘米),以表虔诚。

窣堵晖金:1882年,杨遇春的曾孙杨光圻(崇庆人,工书法,少年时很得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器重)发愿为父祈寿,曾作一幅细书金刚经宝塔绢本,纵110厘米,横35.5厘米。此篇金刚经中有“佛”字49个,“塔”字一个,作者以全篇经文组成七级浮屠形,如回文诗一般,并恰好将“塔”字排列塔顶;各层正中绘佛一尊以代一“佛”字,每层左右栏杆之上,各题头书写的三个扩大的“佛”字,其余之字,均为蝇头小楷,书法精湛,设计神巧。

舌华涵宝:以笔蘸上刺破舌头之血写成经书四部,共105卷。此四部经书,即华严经81卷(乾隆年间书);法华经7卷(道光二十七年书);楞严经10卷(道光二十八年书);法华经7卷(同治七年书)。

田衣绚彩:明末崇祯皇帝最宠幸的田妃等绣的一件袈裟,以红缎为底,上绣佛像248尊,其中田妃亲绣部分在前襟中间,另以宁绸作底,以资区别。此件原藏仪陇西寺(田妃系四川仪陇人),后由田颂尧(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川军阀之一)先生送文殊院存。

思过法师一边让我们观看八景实物,一边详尽给我们解读八观里个中故事。

不过,参观完藏经楼,看了那里还珍藏着的宋代墨龙、明清时期破山、丈雪的书法、碧眼、竹禅的绘画以及书法家何绍基、郑板桥、张大千、丰子恺等人的书画作品及听了思过法师的详细讲解后,我完全同意思过法师的总结,文殊院何止八观?几十观也是有的。

文殊院在禅林里的地位,是实至名归。

参观完毕,黄鑫先生才与思过法师坐下来交流此行的目的,他的发丝发雕艺术灵感,源自儒家核心思想之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以人的头发为艺术品的主材,既新颖,又时尚,还更有传承价值和文化意义。而文殊院的以宗性法师为首的高僧大德广有影响力,善男信女人数众多,如能加以宣传,定可收集高僧大德和善男信女的头发,做成艺术品或菩萨佛像供奉寺院,甚至完全可以成为寺院的新的宗教文化景观。

思过法师颇为认可。他说,文殊院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八观之一就是发绣披珍。艺术家的发丝发雕非常特别。他还讲道:出家人对头发处置也是很讲究的,通常是,半月一剃发,头发必须收集好,集中烧掉埋土里。

他最后表示一定把此意上报给方丈宗性大法师。临别,思过法师欣然在黄鑫先生的留言簿上题词留念。

我这个陪客,跟着艺术家和思过法师,学到许多,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作者:刘庆华 网络媒体时事政治评论家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鬼谷子“权”思想博大精深令人神往
  • 冰溪洋:门槛上的孝道传承
  • 人才工作要善于“就地取才”
  • 写给儿子三岁生日
  • 最是甜酒年味甜
  • 没有父母陪伴的春节
  • 新年献词:这一年,很平凡
  • 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 《人性》第47章(上)
  • 医院教授身价高
热门排行
  • 1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2让人放心,是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 3人生没有那么多“顺其自然”
  • 4湖北电影导演常凯把美丽留给人间
  • 5归零,是最好的心态
  • 6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个山峰很有名
  • 7相思托与轻薄雪,飞到伊人掌上无
  • 8四川遂宁防范“肺炎舆情”秩序井然
  • 9回乡下过年
  • 10“刘备招亲”世界顶级相亲地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