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名人汇 >

人才工作要善于“就地取才”

2025-02-17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创新,需要人才;发展,呼唤人才;崛起,仰仗人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盼望人才的美好时代,我们所干的事业,是一项人才促成的伟大事业。

新时代的竞争,看似是科技的比拼、经济的较量、发展的争先,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人才的支撑。

因为人才强,则事业强、发展快;人才弱,则事业弱、发展慢。

所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才工作,不断提升人才的存量、增量和质量,成为当前全国各地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自古以来,湖湘大地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在爱才兴才敬才重才用才等方面,湖南素有传统基因、做法和氛围,在人才培养上也当仁不让。

近年来,湖南不断探索和创新引才、用才、留才工作机制,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当然,培养人才不拘一格,有多种途径,不少地方也摸索出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塑造国际化人才”是共识和举措。
但是,做任何工作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凑热闹、走过场是大忌。

做好人才工作,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务求实用、取得实效,决不能照搬照抄、投机取巧,千万别搞花拳绣腿的表面文章、走大海捕鱼的资源浪费,而是要善于“就地取才”,全方位培养用好本土人才,以点带面促面面开花。

几乎所有中国人身上都有一种特别的倾向,那就是家国情怀、乡土情感、家乡情结,这是对家园、对故土、对国家所倾注的特殊深情。

所以,“就地取才”培养本土人才,更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

因为他们对家乡的环境、历史、风俗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同,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推动发展。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多数人还有一种“‌反哺情怀”,本土人才通常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特殊的情感,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就地取才”这方面,湖南的政策和举措可谓实在,值得学习借鉴。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留湘来湘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加大青年人才留湘来湘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部署18项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持续吸引青年人才来湘留湘发展,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持久动力。

根据《措施》,在加大青年人才留湘来湘政策支持方面,将强化“湘才留湘”支持举措,加大“优才来湘”招引力度,探索“湘才回湘”绿色通道,实施“才聚潇湘”实习实践活动,强化留湘来湘待遇保障。

所谓“留湘来湘”,不正是“就地取才”嘛!

而且,这些政策支持不是哗众取宠的口号,正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就是真金白银,满满的诚意和获得感。

比如,在“探索‘湘才回湘’绿色通道”中规定,持续做好“湘智兴湘”“校友回湘”工作,建立“湘才回湘”绿色通道;

又比如,在“强化留湘来湘待遇保障”中明确:“高层次青年人才购买首套自住房,可在正常缴存一个月后申请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可放宽至4倍。”

湖南正着力做好“就地取才”工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以“桑梓之情”召唤青年建功立业,以“湘字号”品牌打造人才高地。

新形势下,在人才市场这个巨大的池子里面,要想出奇制胜、精准捕获,就不能搞“贪大求全”、走“按图索骥”的老套路。

过来,有些地方在引才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和物力,但收效甚微。

说到底,就是没有清楚自身定位、没有亮出地区优势,自然难以形成“双向奔赴”之势。

其实,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做出样板示范的地区,总是以当地资源为“据点”、以外部资源为“辐射”,实现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局面。

所以,做好人才工作,既要“海纳百川”,更要“就地取才”。

千万别“舍近求远”,而应当深挖“本地资源”,在汇聚当地能工巧匠、乡土专家中形成尊才爱才用才之风。

同时,我们也要以“乡愁”为纽带,感召在外求学、务工、创业的青年“归巢”,真正为人才回归搭台铺路。(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吴展团)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鬼谷子“权”思想博大精深令人神往
  • 冰溪洋:门槛上的孝道传承
  • 人才工作要善于“就地取才”
  • 写给儿子三岁生日
  • 最是甜酒年味甜
  • 没有父母陪伴的春节
  • 新年献词:这一年,很平凡
  • 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 《人性》第47章(上)
  • 医院教授身价高
热门排行
  • 1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2让人放心,是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 3人生没有那么多“顺其自然”
  • 4湖北电影导演常凯把美丽留给人间
  • 5归零,是最好的心态
  • 6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个山峰很有名
  • 7相思托与轻薄雪,飞到伊人掌上无
  • 8四川遂宁防范“肺炎舆情”秩序井然
  • 9回乡下过年
  • 10“刘备招亲”世界顶级相亲地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