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很火的问题:“人到中年,为什么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分水岭?”
有个高赞回答是:“人到中年,人生半坡。智者克己,因而扶摇直上九万里;愚人放纵,所以失势一落千丈。”
深以为然,中年人要想不被生活所胁迫,就一定要学会克己慎行。唯有学会止怒、控制自己,才能静心处世,称心如意。
有句话这样讲:“沸水看不清倒影,盛怒看不清真相。”
的确,冲动是魔鬼。电影《让子弹飞》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六子到凉粉店吃了一碗凉粉,却被老板诬陷他吃了两碗,只给了一碗的钱。
六子坚持自己只吃了一碗,就只肯给一碗的钱。
一旁的始作俑者,黄府大管家胡万就刺激他说:“明明吃了两碗,却只付一碗的钱,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此时,周围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六子一张嘴解释不清事实真相,百感交集、羞愧难当。
于是,恼羞成怒的他完全崩溃了,失去了理智。为了自证清白,六子掏出刀剖开了自己的肚子……
然而,在他临死前,胡万却得意地笑道:“我知道你只吃了一碗,我就是要看到你现在的结局。”
原来,凉粉店老板,受到胡万的要挟,诬陷了六子。而盛怒之下的六子,却采取了非常人手段,让奸人奸计得逞。
要知道,人生一世,机关重重,只有心绪平静,万事方能顺遂。
六子被愤怒冲昏了头,最终为自己鲁莽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白白丢了性命。
俗话说:“愤怒一上线,智商就下线。”
当你愤怒的时候,无法平复自己的情绪,事情也许会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一旦不可控制,悔之不及。
生活中,像六子那样,因冲动不能克制自己而做出蠢事,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也不在少数。
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否则你的人生也是一个悲剧。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人若是做了情绪的奴隶,冲动行事,只能是逞一时之能,却后患无穷;若能在生气时忍一忍,冷静之下就能看清事实,作出正确判断。
发脾气是一个人的本能,压住怒气才是一种本事。
怒气,不但冲不了天,还会冲了自己的好运,只有克制住自己,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不可否认,人在年轻的时候,做事容易冲动,一言不合就发怒,一事不顺就生怨,是常有的事。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就能在吃过的亏、碰过的壁、受过的苦中不断总结经验,慢慢学会心平气和地圆融处事。
古往今来,但凡有所作为的人,不是没有脾气,也不是不动怒,而是懂得怒而不动,冷静而后动。
被世人称为“半个圣人”的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克己方面堪称典范,他历来把克制心中的怨气,视为修身养性的磨刀石。
同治八年,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事的危急关头,却遇到了两大困难,令其焦头烂额。
在军事方面,江南地区突发瘟疫,主力军队大多染病,战斗力大打折扣,士气低落。
在后勤方面,粮道被阻,粮饷匮乏,七万多士兵食不果腹,体力不支,想要打胜仗更是举步维艰。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用于支援前线攻打雨花台部队的粮饷,却被江西巡抚沈葆桢半路截留,只为确保江西部队的粮饷。
沈葆桢这一举动,于曾国藩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是常人,可能早就对沈葆桢暴跳如雷、恨之入骨了。
然而,面对沈葆桢这个自己曾多次举荐才得以升任江西巡抚的下属,曾国藩并未对其发火,甚至连批评责怪都没有。
他只是在日记中进行了记录,大意是对于截留粮饷一事,心中不免有怨恨,但以古为鉴,故意使坏、违背心意的事情,屡见不鲜。正好可借此机会,磨砺自己的内在修养。
正是由于曾国藩懂得克制心中怨气,以大局为重,着眼当务之急,最终成功的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为后人所敬。
人都有七情六欲,面对不合心意的事情,都会生气甚至发怒,但是懂得克制,才是一种高深的修行。
格局往往是由委屈之心喂大的,心胸常常是拂逆之事撑开的。
因为发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使矛盾更加激化,还会扰乱自己的心绪,可问题还在那里,或许正在偷偷的笑你的无能!
正如《论语》所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做事越是针锋相对,越会给自己带来后患;而忍住一时怒气,冷静下来行事,才能更好地避祸免难。
歌德曾说过:“谁不能克制自己,他就永远是生活的奴隶”。
人生一世,沉得住气,才成得了大器;克己行事,才干得成大事。
每一个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克制自己,牢牢抓住生活的主动权。
人到中年,已经见过了世态炎凉,历经了风风雨雨,懂得了人情世故,是该学会稳重、明白事理了。
我们要懂得克制浮躁,不随波逐流;克制锋芒,不显山露水;克制怨气,不怨天尤人;克制欲望,不过多奢求。
只有克己慎行,既清醒做事,也权衡利弊,生活方才过得惬意,人生才活得极致,也才能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