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人生中的一道坎,有人过得越来越好,有人却过得越来越糟。
因为人到中年之后,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轻时那样旺盛,关键要靠自己如何去调节。
其实,人到中年后,日子过得怎样,和金钱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有一点却息息相关,那就是自己的脾气!
如果管得住脾气,就有好福气;如果管不好脾气,则会越过越憋气。
晚清重臣曾国藩管理脾气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在人们印象中,曾国藩是“千古一万人”应该脾气好,但在早期,他的个人修养并不深厚,年轻时还是个暴脾气。
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知过即改,从善如流,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至关重要。因而,他终生砥砺整改自己的个性。
据曾国藩日记、家书记载,道光二十二年,他曾与同为京官的湖南老乡郑小珊干过一架。
起因是一件小事,郑对曾“口出慢言”,也就是说话不太好听。年轻气盛的曾国藩不干了,与郑小珊发生口角,继而破口大骂,用语极其肮脏。
这起偶发事件,对于立志“内圣外王”的曾国藩来说,冲击很大。
科举及第,官居七品,在翰林院供职,却像常人一般撒泼辱骂,这哪里有读书人的样子,又怎么能成为“圣人”呢?
过后,他后悔自责了,便深刻反省,觉得自己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心性浮躁、坐不下来,傲慢自大、没有修养,言不由衷、为人虚伪,志大才疏、贪图虚名等。
三十岁那年,曾国藩下决心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他决定从“日课”做起,向先贤学习,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每天工楷书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思想言行,随时深刻反省,每日读史读经十页并练习作文。
咸丰七年,曾国藩父亲病逝。牢骚满腹、黯然神伤的曾国藩被解除了兵权,批准在家守制,当时已46岁。
赋闲在家,曾国藩“心殊忧郁”,举动异常,整日生气,动辄骂人。他骂湖南、江西一帮文武官员自私自利,骂曾国荃、曾国葆几个弟弟不学无术,骂自己几个弟媳妇粗俗无礼,根本没有了理学家的风度,之前积存的品德修养荡然无存。
然而,正是在这不到两年时间内,曾国藩重新拾起了圣贤书本,猛然发现自己以前没有真正读懂那些道理。
之所以在官场一再碰壁,鼻青脸肿,个性、脾气、修养、风格等诸多缺陷才是根本原因。回忆以前种种不顺,他把责任全部归咎于自己身上。
正是这番大彻大悟,曾国藩终于实现了脱胎换骨。
咸丰八年七月,清廷命曾国藩驰赴浙江办理军务,后入江西重新掌兵,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的改变感到惊讶。
郭嵩焘说他“曾司马再出,颇务委曲周全”;胡林翼说他“渐趋圆熟之风,无复刚方之气”,真正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而等到晚年,曾国藩早已修炼得波澜不惊、炉火纯青。
正是这种“隐忍平和”的心性,让曾国藩成为了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可见,人人都有脾气,拿出来不过是本能,只有压下去才算是本事。
一个人如能管得住脾气、留得住和气,也就为自己聚起了人气,从而会拥有一辈子名气!
有句谚语说得好:“一怒之下踢石头,只会痛着脚趾头。”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这种脾气,本质上就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曾有媒体报道过一则新闻:四川省自贡市一名男子李某,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为了发泄情绪,一年之内用自己的电话频繁地拨打110、119、120等紧急救援电话600余次。
除此之外,他还恶意辱骂接线员42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谴责这种愚蠢卑劣的行为,并要求严惩这名男子。
最终,该男子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毫无疑问,李某的坏情绪、坏脾气,给自己带来了牢狱之灾,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很多时候,人们烦躁、暴躁,都是在用外界的情绪或者别人的言行来消耗自己,伤人不足一百,自损却过八千,实在不值得。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心态好了,情绪就会变得稳定,情绪稳定了,做什么事情都会顺利。
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有压力、不顺心再正常不过,不把坏脾气往外界传递,是最基本的行事准则。
遇到不如意的事,如果你不能控制情绪、宽容相待,总是暴跳如雷发脾气,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暴露出自己低层次的认知和素质,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人到中年以后,想要有个好生活,就要管理好脾气,才能驾驶好自己的人生航船,行稳致远。(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