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名人汇 >

霉豆腐,可以带走的年味

2023-01-18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又要过年了,亲朋给我家带了一瓶霉豆腐来。晚上烤糍粑宵夜时,沾点霉豆腐一起吃,味道美极了!

在怀化,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乳”,但怀化人更喜欢叫成“霉豆腐”。

霉豆腐的口味独一无二,是怀化人超喜欢吃的下饭菜,更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年味。

在长沙一带,人们对臭豆腐情有独钟。而在大湘西片区,霉豆腐是人们的最爱,可谓家家必备、老少皆宜。

与臭豆腐一样,霉豆腐名字虽不好听,可味道却不一般。吃饭时,夹一小坨在碗中,霉而不臭,闻之清香,食之则香中有辣,辣中带麻,别有一番风味。

霉豆腐是多少人的情结,尤其是游子的乡愁。

记得小时候,吃饭可以没有别的菜,但一坨霉豆腐足以让你多吃两碗饭。

当前,市场上、超市里都能买到霉豆腐。不过,出门在外的人最热衷的还是老家自制的霉豆腐。

近几年,很多游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留在工作地过年,家乡和团圆成了他们心中的守望和牵挂。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但无论身处何方,人们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的年味。

离家多年、在外工作的一位老乡曾不无感慨地说:“虽然我在外地,但是看到亲人寄来的腊肉、香肠、霉豆腐等土特产,吃到家乡味,就感觉在靖州过年一样!”

相信这是多数游子共同的心声。尽管就地过年不能合家团聚,可远方的亲人送来的祝福和年味一样都不会少。

无论以哪种形式,无论在哪个地方,守望相助、有情有义,就是最有味儿的中国年。

怀化人为什么对霉豆腐如此心心念念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个美味有何特别之处:

霉豆腐是流传数千年的特色传统民间美食,因其口感好、营养高,深受老百姓喜爱,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

霉豆腐通常分为青方、红方、白方三大类。其中,臭豆腐属“青方”;“大块”、“红辣”、“玫瑰”等属“红方”; “甜辣”、“桂花”、“五香”等属“白方”。

这是我国独创的调味品,既可单独食用,也可用来烹调其它菜肴。

别看外观不大起眼,若论起营养成分来,这些东西还真不简单。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了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到了明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曾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清代,在李化楠的《醒园录》中,已经详细地记录了豆腐乳的制法;时至今日,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

那是谁发明了这样可口开胃的菜肴呢?关于霉豆腐的来历,我的老家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靖州一带,苗族、侗族群众过年的时候,除了腊肉、香肠、血圆子这些腊味之外,还有一道菜是必做的,那就是霉豆腐。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做小本生意的年轻人,名叫阿梅。他跑长途买卖,却还是一个老光棍,所以平时生活很简单,每顿饭只要有块白豆腐就可以了。

有一年腊月的一天,阿梅正在吃饭,同伴就来催他上路了。由于匆忙,他顾不上收拾,便把吃剩下的半块白豆腐放到盐罐里盖起来,急急忙忙地出发了。

哪晓得,一去就是半个月。回家那天,正好有一位老表(苗乡侗寨一般称老表为“亲家”)来看望阿梅。

阿梅又累又饿,赶紧煮好饭,但家里没有准备别的好菜,这让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时,他记得上次还剩下半块豆腐,于是他揭开盐罐,可豆腐已发霉,长了寸把长的毛。

本想再去买荤菜,可已经饿得不想动了。没办法,他只好盛起一碗饭,硬拿生毛的豆腐来下饭。

看到老表在,阿梅便跟他解释,说实在扛不住了,等自己扒几口饭后,再重新炒菜招待老表。

老表说,不用客气,有什么就吃什么,自己也饿了。

老表不把自己当外人,没荤菜虽过意不去,却也让阿梅非常感动。

老表自己装了一碗饭,他夹了一些小菜,还用筷子试着沾一点发霉的豆腐来尝。

岂料,竟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香味,老表便大叫起来,这让阿梅非常难堪。当老表说完“亲家,霉豆腐,好吃!”后,阿梅还半信半疑,以为老表在说讽刺的话。

于是,阿梅也夹了一小坨豆腐放进碗里,一尝,果然不同凡响,那个味道真是与众不同!

俩老表越吃越欢,越舍不得放下筷子。

阿梅惊奇地看着这盐罐里发霉的豆腐,仔细地想:豆腐搁在盐巴里盖封好,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又香又好吃,何不加工生产呢?

于是,他不再去跑买卖了,在家专门生产这种发“霉”的豆腐,取名“梅氏豆腐”。

这个传奇的事情逐渐传开后,人们并把这种豆腐称作“霉豆腐”。

从此,苗乡侗寨便也留下了“亲家,霉豆腐,好吃”的典故。

霉豆腐一时成为抢手货,阿梅的生意异常火爆,那年春节就赚了不少钱。不久,他盖了新房、娶了媳妇。

后来,阿梅将做霉豆腐的技术传了出来,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所以,每到过年,人们的餐桌上就有了霉豆腐这道风味独特的好菜。

霉豆腐看似不起眼的一种食品,却是老祖先智慧的结晶。全国各地都有做霉豆腐的习惯,但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制作工艺,使得每个地方的霉豆腐都有不一样的味道。

虽然各地的霉豆腐由于大小不一,配料不同,品种名称繁多,不过制作原理大都相同。

其做法是,将白豆腐切成小方块,用清水煮沸,滤水后,装入木桶,置于热处,让其发酵生霉,而后用油汤凉开水泡于坛内,加食盐、花椒、姜片、辣椒末和少量烧酒,密封七天左右,即可开坛食用。

由于苗乡侗寨产出的霉豆腐选料考究,配方优良,工艺精湛,制作精细,水质特殊,所以具有软韧、细腻、可口之特点,香、麻、辣之风味。

加之,采用了透气而不渗漏,久放而不失香的紫砂陶罐装后,从而使其色、香、味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招待客人之佳肴、馈赠亲友之上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腐乳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腐乳正在向低盐化、营养化、方便化、系列化等精加工方面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霉豆腐这一民族特产将会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

霉豆腐除开胃下饭外,和着糍粑吃那是最佳搭档。

糍粑,是怀化人春节前后走亲窜友和招待客人必备的一种食品,吃法有清蒸、水煮、火烤和油煎等。

其中,火烤和油煎的吃法最为普遍,用霉豆腐搭配可谓天造地设,堪称绝美。

每到过年回家时,大家围坐在火堆边烤上几个糍粑,然后抹上霉豆腐,再把糍粑从中间一对折,霉豆腐就被夹入其中,霉豆腐的软嫩滑爽融入糯糯的糍粑里,往嘴里一送,美味口感自会让你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对于漂泊已久的游子来说,这味道通过味蕾,时刻激发起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乡愁。

说到这,准备远行工作或者求学的你,如果过完年离开家乡的时候,行囊里会不会放上几瓶霉豆腐,拿到异乡解馋呢?

又或者你在异地他乡就地过年,不能回家,会不会想念家乡的味道,要亲戚朋友邮寄几瓶霉豆腐来,品尝年味、化解乡愁呢?

其实,霉豆腐就是可以带走的年味,正是有所寄托的乡愁。无论走多远,都少不了,也忘不了这种味道!(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吴展团)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鬼谷子“权”思想博大精深令人神往
  • 冰溪洋:门槛上的孝道传承
  • 人才工作要善于“就地取才”
  • 写给儿子三岁生日
  • 最是甜酒年味甜
  • 没有父母陪伴的春节
  • 新年献词:这一年,很平凡
  • 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 《人性》第47章(上)
  • 医院教授身价高
热门排行
  • 1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2让人放心,是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 3人生没有那么多“顺其自然”
  • 4湖北电影导演常凯把美丽留给人间
  • 5归零,是最好的心态
  • 6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个山峰很有名
  • 7相思托与轻薄雪,飞到伊人掌上无
  • 8四川遂宁防范“肺炎舆情”秩序井然
  • 9回乡下过年
  • 10“刘备招亲”世界顶级相亲地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