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词“安灯儿逸”,是快乐、舒畅的表达极致。与北京方言“倍儿棒”同义,是“安逸”一语的特有扩展性夸张性表达,更为生动幽默。
安逸,古诗雅语。《诗经》“安之逸之,适之豫之”,抒写内心舒畅的精神感觉。“安逸”不是方言,但“安灯儿逸”却是方言经典。在开江,甚至于被喜剧性地演绎为“安灯儿麻子甩灯儿逸”。
笔者以为,此语产生于观看灯戏所引发的审美愉悦。“灯儿”,灯的儿化语,四川方言方音合音denr。笔者研究认为,在古代生产力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灯,与普通百姓照明所用的“火”、“亮”是有区别的。“灯”作为照明工具,通过了工匠的精致豪华制作,有油盘、油壶、斗柄等的工艺造型,有烧制、锻冶等的工艺过程,有漆灯、铜灯、瓷灯、陶灯等的材质分类,价值不菲,非殷实富贵人家所不能有。英语luxury(奢侈)一词即来源于拉丁文lux(光)。“灯”具有特殊视觉效果,成为光明、喜气、堂皇、气派和富贵的象征。
四川最为古老的地方戏曲叫“灯戏”(也叫“梁山调”)。明嘉靖年间,梁平灯戏在川东北地区广泛流行,逐渐演变为川戏的一个支派-一灯戏。灯戏源于古代巫师酬神的歌舞艺术,经过众多民间艺人的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渐演变发展,成为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程式完善,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清道光十五年《新宁县志》载:“惟元宵前后,竞尚灯戏。男子著彩衣,演唱时曲,半属儿女家常琐事小说。操土音为曼声,俗耳尤乐听之。······有竹枝词云:“唱灯随处是歌楼,曲子无腔易转喉。传说官班明日拢,开场先看小包头。'斯亦曲尽其状矣。”博古斋木刻版川北嘉陵公子看灯戏《竹枝词》也描述了灯戏演出的盛况:“一堂歌舞一堂戏,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灯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黄梅戏、弋阳腔、汉剧和本省的川戏等十多种地方戏曲产生过极大影响。但这一地方剧种的研究尚未引起学术上的充分关注。
灯戏之“灯”,可能得名于在十分气派的灯光照耀下堂而皇之地表演。四川方言“扮灯儿”,包含了观众“看灯”,演员“扮灯”;演出多在晚间,场地所在的院坝或街沿灯火高悬,与四乡汇聚观众所持灯笼火把交相映照,灯火辉煌;也指演员在戏中的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项的龙灯、狮灯、牛灯、蚌壳灯等等。“扮灯儿”引申为故意找岔子加以纠缠,即故意做戏给人看。
“灯儿”,与戏曲打击乐中“马锣儿”的敲击声“镫儿”同音。“镫儿”用于渲染快乐热闹的场面和气氛。殿堂的灯更是通过其精美豪华的外表,传达出主人的高贵尊严。因此而有“圣灯”、燃灯寺、天灯等一类说法,成为比较特殊的传统文化符号。“安灯儿逸”,它是“安逸”一语的扩充,更为生动幽默。农耕条件下,平民百姓物质生活朴实简陋,能在亮闪闪的灯光照耀下观赏戏曲艺术,五颜六色的戏剧服装被灯光照耀,绚丽多彩,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又有“镫儿”“镫儿”等的快乐敲打之声,当然是“安灯儿逸”的事哟。
如此一来,“灯儿”一语就有了诸多引申义的产生。比如“搞灯儿”,喻指搞不正当的男女交媾关系,言下充满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感。“搞么子灯儿”:干什么,耍什么把戏,耍什么花招。更有一个充满鲜活灵气的语句:“搞么子灯儿咣。”灯儿咣:灯戏锣鼓象声词。“灯儿一一”,是马锣儿的颇富清空韵致的敲击之声;“咣一一”,则是板鼓和大锣大镲的合击之声,嘎然而起,嘎然而止,节奏急凑,气势强烈,一下镇住了所质问的对方:演的一场什么把戏?另有相近的“灯儿哪铛的”一说,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灯儿”、“铛”:戏曲锣鼓声的模拟。传统礼教文化价值观包含了收敛、低调甚至卑躬屈膝等的因素,而诸如“灯儿哪铛的”等个性张扬的行为举止则被看成是非礼。
另外有“搞些空灯儿”:空灯儿:没有实际意义或收益的事。旧时普通劳动者忙碌于生计,很自然地看重物质生产,而把精神范畴的文艺活动及其文化产物多看作是奢侈甚至多余。例:各人干正事情,莫搞那些空灯儿。空:音 kòng。民间办丧事,要请来灯戏班子,叫请“大铺盖”,让众多客人看戏坐夜,从而解决睡觉的问题。“灯杆垭”:乡土地名。农耕时代有四合院天井置灯杆的旧俗,正月新春初八至元宵点灯,生朝满日点灯、花好月圆之夜点灯,营造隆重热烈的气氛,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以示庆祝。
以上有关“灯儿”的方言分析可知,它不仅仅实现了语言交际功能层面上的表达与交流,还充分实现了文化层面上的意义。首先,在字面上给人以地域性的新鲜感和神秘感,引发听者好奇、求知的兴趣--“灯儿”是什么意思?“搞灯儿”又是什么意思?其次,承载传导了历史文化意义上的诸多内涵与信息。如“灯儿”所承载的农耕生活的物质匮乏、古代四川地方戏曲艺术以及给予平民生活、平民语言的特殊影响,等等,丰富多彩,内涵深厚。
作者简介:孙和平,四川行政学院退休教授。此文摘自所著《四川方言文化一一民间符号与地方性知识》,巴蜀书社2012年增订本。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