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收藏 > 名家作品赏析 >

话(画)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2023-02-11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作者:李伟华 (杭州伟华教育书画院 )

从小生活在莽莽大山的缘故,见山就特别亲切。

山就是自己的家园,它给我以稳重踏实的感觉。以致于在山上砍柴、摘野果、抓山鼠、追麂子,都是无穷的乐趣。

我那家乡小溪是闽江上游的小支流。溪水浅而清澈,常与小伙伴们在溪水中抓鱼,捉泥鳅;渴了,还可以掬水而汲。炎炎夏日,也会和同伴们在小水潭嬉水。水潭小而浅,无非是“扑通扑通”狗爬式地瞎闹。但荡漾心底的快乐,却如溅起的水花。

如今,定居杭州已经二十多年,每天,在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中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讨生活。心中对山水的热爱却丝毫未减,更多的是用画笔来表达,如果把欧阳修的佳句改一字,就成了“山水之乐,得之于心,寓之于‘笔’也”。

今天作完一幅八尺整张大山水画。沉思良久,最后落款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寄希望更多的人家中或办公室挂上山水,怡情中产生更多的“智者”、“仁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论语》。子曰:“知(通“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慧的人以水为乐,仁义的人以山为乐;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 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智者乐水”。指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而且水能与周围环境不同而千变万化,遇石让路,遇土渗透,遇热化汽,遇冷成冰,能小能大,上天入地。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还说“上善若水”。指出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用来赞美人的无私奉献和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说实在话,宽厚、包容、谦卑,也是一种智慧。

“仁者乐山”。仁厚的人安于义理,遇人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遇事像山一样稳重,坚定不移。也可以说,做人有自己的准则,不易受不良外界所诱惑,有定力。自有一股“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度。用山来进行比拟,恰如其分。

总之,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中评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山水各有千秋,各有所好,但山与水却是难分难解,永远相依。“仁”与“智”,都应是我们的追求。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真正的圣人、贤人、能人都应该是智仁双全,乐山乐水。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一名女书画家的艺术人生》-陈弘雨
  • 书画家余文的山水观
  • 盛世中国,复兴有你:中国著名(川籍)书画家
  • 中国书画主题创作大展,学术文献展:陈一源
  • 特约馆员贺丹晨作品《锦绣家园图》被驻香港部
  • 人民画家的人民情怀
热门排行
  • 1书画家余文的山水观
  • 2话(画)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3中国书画主题创作大展,学术文献展:陈一源
  • 4喧嚣之外的深泓——艺术家朱泓彦董文轶
  • 5《喜迎二十大 翰墨颂国庆》——特别推荐艺
  • 6盛世中国,复兴有你:中国著名(川籍)书画
  • 7这秋色,就是这么迷人!
  • 8学艺术谈恋爱:从视觉真实到心灵真实
  • 9朱泓彦艺术众家谈
  • 10中国著名书法家张昌芳介绍: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