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四川成都启幕
新京报讯(记者 吴采倩)6月10日,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配套活动,“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启幕。该展览汇集珍品共220件,其中一级文物70件,90%以上展品为珍贵文物,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
本次大展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成都博物馆策划实施,全国20个省、直辖市,40个文博机构鼎力相助。
该展览以“源”“远”“流”“长”四字构建讲述脉络,见字剖意,释读萃图成字之“源”、文以载道之“远”、福泽广布之“流”、文脉绵延之“长”,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的历史长卷,就从这里徐徐展开。
展览的故事,从8000多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走进序厅,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尽头的贾湖刻符龟甲出土于贾湖遗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本次展品包括贾湖刻符龟甲、西周史墙盘、春秋晋公盘、秦二十六年铜诏版等文物,还有虞世南、黄庭坚、褚遂良、柳公权等书法大家的作品。
在战国到西汉的巴蜀青铜器上发现的“巴蜀图语”,让汉字传奇的外延变得更加宽广。本次展品中的战国蚕纹铜印,展现出蜀人撷万物神髓的非凡想象力,让人遥想那个仍未被解码的古蜀国度。而出土于天府广场的天府汉碑,以雍秀汉隶刻录着“列备五都,众致珍怪”,则是两汉时期成都丰饶繁盛的有力佐证。
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成都博物馆将用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文物活化利用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讲好中国文物故事,展现中华文明风采。
6月10日起,除“汉字中国”特展外,成都博物馆还推出了“寻迹巴蜀——四川地区考古新发现图片展”“大美天府——四川地区文化和自然图片展”“雕饰山河——川渝石窟与摩崖造像图片展”三大配套展览。聚焦“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的主题定位,展览围绕巴蜀考古成就、川渝石窟妙相、天府名胜巡礼三大板块,覆盖四至六层展区,生动立体地展示天府千年人文华彩和自然大观。
四川天路川商走世界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川商走世界组委会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