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绿城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张亚东:房地产市场出现“四大变化”
在近日举行的绿城中国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提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发展阶段、供求关系、市场结构、房屋功能需求等四个重大变化。
四大变化下,房屋价格将有怎样的走势?房产还值得购入并长期持有吗?购房人的选房理念将有怎样变化?
上半年绿城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41.3%
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取得收入569.76亿元,实现净利润46.41亿元;股东应占利润25.45亿元,同比增长41.3%。
2023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实现总合同销售面积约604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1342亿元,位列全国第七。其中,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额约982亿元,权益金额约633亿元,同比增长40%。合同销售、自投销售、权益销售三榜单均位列全国前十。
绿城中国上半年销售回款率109%,有效支撑现金流及再投资。上半年首开去化率82%,较2022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
在投资上,绿城团队坚持“聚焦狙击、精准高效”的策略,上半年新增项目19个,总建筑面积约257万平方米,预计新增货值达571亿元,位列全国第八。
上半年绿城重点聚焦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7-8月,已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获取9宗优质地块,进一步增厚核心城市土储,截至8月25日年内累计新增货值约1005亿元。
8月初绿城在上海获得的闵行梅陇、嘉定南翔及青浦徐泾等三地块备受瞩目。业绩会上,绿城团队表示三项目预计将于年内陆续推盘。
绿城中国下半年可售货源充足。截至2023年8月25日,自投项目可售货值达2135亿元。
上半年,绿城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从拿地到开工及首开分别平均缩短至2.1个月和4.7个月,分别同比提速25%和22%,上半年竣工面积同比提升56%至779万方,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绿城累计交付107个项目、7万余户,交付项目个数和户数均创新高,其中自投项目交付时间较合同约定时间平均提前30天。
净资产负债率严控在80%以下
在融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绿城中国积极保持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公司资金成本保持在4.4%低位。截至6月30日,境内发债累计78.09亿元,尚未发行额度401.14亿元。
截至6月30日,绿城中国净资产负债率为70.2%,同比增长7.6个百分点。公司执行董事耿忠强表示,绿城将在保证“财务安全第一”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我们会确保净资产负债率处在安全的水平,严控在80%以下。”
同时,绿城中国获得各家评级机构的认可。境内,中债资信于2023年6月将绿城房地产的主体评级从A+提升至AA-。境外,在评级机构高频次下调房企评级的背景下,公司维持评级稳定,穆迪评级为Ba3,展望“稳定”;标普评级为BB-,并在2023年5月将公司评级展望由“稳定”上调至“正面”,是近两年为数不多的给予内房企业的正面评级行动。
房地产行业“四个重大变化”
张亚东认为,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四个重大变化”。
一是发展阶段的变化。房地产市场从增量时代变为存量时代。2021年、2022年是房地产市场的拐点。从1998年我国启动房改至今的二十多年,是让“居者‘有’其屋”;从今天到未来二三十年内,是追求“居者‘优’其屋”;到2049年,会出现“居者‘又’其屋”。
二是供求关系的变化。过去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现在是供大于求。
三是市场结构的变化。从刚需为主变为改善为主。中小城市房子过剩,大城市相对短缺;中心城区短缺,外围城市过剩;小户型过剩,改善型不足;商品房过剩,保障性住房不足。
四是房屋功能需求的变化。从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
张亚东认为,在上述四个变化中,绿城占了先机,都在好的方向上。比如在存量房市场,绿城二手房交易价格较好;在供求关系上,从销售情况看,市场对绿城房子的需求仍非常好;在产品结构上,绿城房子以改善型为主,刚需部分相对较少;在功能上,绿城的房子居住属性强,功能好。
对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向,绿城管理团队有如何判断?公司行政总裁郭佳峰说:“下半年,从市场需求端来说会比较谨慎,但是对于绿城而言是个机会。”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中国民营经济40年)、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西湖书院董事长、创始会长周德文,特别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