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娄底市“优秀乡村农技员”素质提升培训班在豪莱雅大酒店举行。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王国安应邀做讲座。他从互联网思维、浙江经验、“两山”理论、义乌模式、”四千“精神以及海洋文明等方面,并以娄底永丰辣酱、新化红茶、白溪豆腐等9个区域公共品牌为例,精彩讲述了品牌建设与农产品走向市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他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扎实推进,娄底农业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实现数量规模持续增长、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呈现出产业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已然迈向量与质同步发展的新阶段。
他认为,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品牌作为市域农产品生产信息的有效载体,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农产品信息,降低消费者信息搜索成本和时间成本,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交换价值的桥梁。市场的快速增长,使品牌建设日益成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品质提升迫在眉睫,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他指出,必须以加快多元化农产品品牌体系构建为重要抓手。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质量至上和协同共建的基本原则,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创新提升工程,使各方参与、立体多元、共建共赢的产品体系。第一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一村一品”,积极塑造绿色有机“特”“优”“精”“专”的市域领先特色品牌;第二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地方行业协会因地制宜重塑富有地域特色的单一品类的公用品牌,利用地理标志产品命名地缘性,建立区域联合品牌;第三要打造地方示范品牌,深入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大的示范品牌。第四要打造代表品类的联合体企业品牌。切实构建起由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成的联合体企业,同时还要强化数字化、信息化产销管理,打响一批产品优、标准强、信誉好、带动作用显著的优质联合体企业品牌。
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品牌谋划、品牌监管和推广。实践中要制定好农产品品牌管理办法,实施农业品牌准入制度,发布农产品品牌目录,建立农业品牌评价体系,完善农业品牌评价和退出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的品牌保护环境。要进一步推动企业、行业协会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有利于品牌建设的服务活动,建立完善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特别还要加大对冒牌、套牌、滥用品牌的惩处力度;要推进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推动数字赋能品牌建设,强化品牌视觉体系、推广策略及产品布局,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品牌营销网络,建设电商网店、社区团购群、区域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品牌营销推广,引导农产品参加国际知名展会,支持建立境外展示展销中心,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王国安还对“万寿贡米”“万寿小籽红皮花生”和娄底春秋高科的“长粒香米”做了推荐!(杨建长)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