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火了,同时也带动了“冰雪经济”的火热,浙江老板们从这波东北冰雪热中嗅到了商机——“尔滨”的热度延伸到了浙江制造。“踩冒烟”的缝纫机、赶工的滑雪板……浙江企业对爱上冰雪运动的“小金豆”们,有求必应。
在温岭市松门镇的东南工业区,一家体育用品企业,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份。这家企业名叫浙江远景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体育运动头盔研发与生产领域的企业之一,产品销往美国、奥地利、韩国等30多个国家。
1月17日下午,该企业镜片组装车间,工人们正埋头组装滑雪镜,边上的成品仓库堆满了滑雪镜的箱子。公司负责人陈朝辉介绍,这个生产车间约有200名工人,再过10多天时间,这里一批3万副滑雪镜又要出厂了。
“按往年来说,10月到春节前是我们的生产淡季,但从2022年开始,我们的滑雪镜生产就一直处于旺季状态,去年,我们滑雪镜就做到了65万副,比2022年增长了30%。”车间主管潘信如说。
据介绍,该公司开设滑雪镜生产线已经有6年了,这两年的生产订单特别多。而往年,一般做到10月就进入了淡季,去年以来,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3月。月出厂滑雪镜6万多副,折成天计算,每天生产量达到2000多副。
滑雪服也同样热销。具有服装制作优势的嘉兴集聚着不少滑雪服、冲锋衣等制造企业。阿尔派妮作为一家综合性滑雪装备制造企业,原本滑雪服生产主要是面向全国各大滑雪场租赁用服、滑雪教练服等专业市场,而这个冬天,则需要面向大量涌入的游客购买群体,这在往年并不多见。综合天猫、京东和1688平台等线上平台,阿尔派妮销量较2018-2019年冬季翻了不止一倍。订单火爆远超预期,眼下,阿尔派妮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工。
像这样的浙企还有很多,“尔滨”旅游热带来的产业影响,延伸到了浙江制造的多个领域。以塑料模具产业见长的台州黄岩,滑雪板、滑雪橇等滑雪产品也是当下的热销品;素有“中国运动杖之乡”的宁海,全国出口的10根滑雪杖就有7根产自这里,有的企业每天产量达8000到10000根。
对此,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说,一方面,浙江产业结构以纺织、服装、鞋帽等轻工业为主,由于制作工艺相近,产业基础支持了我省发展冰雪装备产业;另一方面,浙江企业市场敏锐度高,能够迅速嗅到商机,“快速反应接单,就吃到滑雪热的红利。”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中国民营经济40年)、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西湖书院董事长、创始院长(之一)周德文,特别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