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黄龙溪断面水质达标攻坚推进会召开后,成都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调研,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先后安排资金1.2余亿元支持府河治理,并会同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出26条具体措施及40项攻坚任务并分解责任、明确时限,截至目前,32项已完工,5项按时序推进,3项加快推进。
一锤接着一锤敲。聚焦“源头”强治理,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成都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排查治理,完成成都市第一绕城高速内6911公里管网探测,预处理3460公里。
清疏管道,保障排水管网畅通;探测管道,收集排水管网存在的管道脱节等各类问题,要完成这样的工作也并非人力可以实现,为此成都“请”来机器人下井“管”中看病。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器人”全称为CCTV(内窥摄像检测系统)管道检测机器人,搭载高清防水摄像镜头和照明设备,能全方位观察到管道内部的各个细节部位。“为完成锦江水生态治理,每天曾有上百个工程组,分布城市大小街道,借助机器人的力量,一米一米进行着排水管道排。”
与此同时,成都还创新流域治理模式,深化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对全域供水、排水、净水、治水实施闭环管理,构建覆盖水源地、水厂、用水户、排水户、污水收集、城市排涝、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河湖水生态治理的系统管理体系,“这一改革将原来‘九龙治水’、‘多头共治’局面变为‘一龙治水’,责任更清晰,治理效果也更高。”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攻坚战启动以来,成都已建成流域截污干管28.7公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53套,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30万吨/日中和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已开始设备调试,同时凤凰河二沟(8万吨/日)、骑龙(10万吨/日)、七厂二期(8万吨/日)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十四五”如何巩固治理成效?率先在锦江开展四川美丽河湖建设试点
以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为突破口,四川全力推动岷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数据显示,去年岷江流域1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同比上升18.2个百分点,首次实现全达标。其中,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改善为Ⅲ类,较“十三五”初期的劣V类水质提升了3个类别,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下降48%、75%和80%。
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持续推动黄龙溪断面水质巩固提升?科技,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已开展黄龙溪断面达标攻坚行动跟踪研究,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河流污染物通量的流域治理关键技术与应用重点科研项目,推动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形成新格局。同时,将强化预警监测,在锦江干流及33条一级支流、25条主要二级支流设置101个水质监测断面,每旬开展加密监测,适时掌握水质变化,并加快推进“数智碧水”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发建设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完成锦江干流768个入河排口的初步排查,“这一信息化平台预计今年内将建成投用。”康宇透露。
据介绍,在“十四五”期间,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还将深化实施岷江流域治理,尤其是将巩固黄龙溪治理成效,继续推动黄龙溪攻坚方案任务落实,抓好洗瓦堰、陡沟河、大坝沟等小支流综合整治,重点开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街面控污、农村污水、生态流量保障等重点任务,推动锦江流域全域达标。“为高质量谋划’十四五’工作,我们将锦江流域纳入全省’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科学确定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项目。”康宇还透露,将率先在锦江开展四川美丽河湖建设试点,修复河湖生态环境、彰显河湖人文特色、提高便民休闲品质、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尽早建成“美丽锦江”。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本文由四川成都古镇黄龙溪得舍大酒店形象代言人、董事长李勇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