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1)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家住青羊区的“蓉漂”高雪梅已习惯用晨跑开启一天的生活。早饭后,她骑上一辆共享单车,大约25分钟后抵达自己工作的单位。
“在我看来,跑步、骑行,既健康又绿色低碳,是一种非常时尚的生活方式,而成都遍布全市的绿道及相关设施为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了践行低碳生活的绝佳条件。”
事实上,像高雪梅一样爱上绿色低碳生活的成都市民越来越多,简约时尚的低碳生活方式在蓉城日益普及。
数据显示,随着成都大力推广低碳出行和智慧停车,成都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已超过185万人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蓉e行”平台累计申报私家车自愿停驶36.8万天,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整合停车场2500个、共享车位超50万个。
此外,随着成都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逐步超过90%,并在全国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与此同时,政府绿色采购比例已达到95%,全国首个环保类联合性志愿者社会组织在成都成立并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万余场。
鼓励市民拥抱低碳生活,离不开城市提供的便捷基础设施。坚持减碳与便民同向而行,成都深入推进城市差异化协同发展,以TOD示范项目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公共服务体系重构,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持续提升绿色出行比例,截至2020年底,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位居全国第四;中心城区运行常规公交线路1199条,建成区内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
当前,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绿色交通体系在成都基本形成,全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从2016年的45%提升至2020年的57%。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全面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开展国家A级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实施浅层地温能示范建设项目17个,入选国家绿色建筑发展最佳城市十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迈向碳中和,成都坚持低碳技术创新。
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前沿,充分发挥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性、前沿性创新资源,以及四川大学、石油大学、东方电气、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企科研力量,成都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在新能源、储能、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科技成果,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人造太阳”装置等技术国际领先。
立足公园城市生态本底与自然禀赋,成都推进全域增绿,持续完善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加快实施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强化城市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累计建成各级绿道4895公里,沿绕城公路两侧500米打造的环城生态成链成势,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到11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2%,森林蓄积量3677万立方米,年固碳量超过200万吨,生态系统碳汇水平不断提升。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坚持城市的低碳绿色发展,也需要多维协同的制度体系。
工作中,成都将碳排放强度控制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市)县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深化以试点方案为统领、年度计划为支撑的落实机制,单位GDP碳排放“十三五”累计降低20.96%,超额完成约束目标。
创新低碳发展新机制,成都首创提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路径的碳普惠机制,绿色公益平台于今年5月13日正式上线;指导5家重点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扩围开展重点企业碳核查;组建出口产品低碳标准与认证联盟,以优势产业为重点率先开展出口产品低碳认证,39家企业累计获得52张低碳产品或碳足迹认证证书。
提升低碳发展基础能力,成都系统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培训,统筹推进市、区两级温室气体清单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编制,连续三年发布城市级绿色低碳蓝皮书,统筹绿色生产、生活、生态三大领域创建绿色低碳示范单位。
持续拓展低碳领域国际合作,成都加入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作为国内唯一政府部门代表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宣传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成都经验。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愿景和使命,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价值取向,迈向碳中和,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都始终在路上。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