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一列满载50柜进口氯化钾的中欧班列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此趟班列从俄罗斯始发,是全国首趟以“通关一体化”方式在内陆综合保税区完成货物报关、关税缴纳、实货放行的大宗商品专列,为进出口货物运输通关改革提供了新样本。
“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专列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带来哪些便利?下一步如何推广?
为企业带来什么?
节约通关时间1天以上,每年节省物流成本上千万元
本次回程专列运载1300吨氯化钾,用时11天运达成都国际铁路港。
此次班列货主方中龙顺通(成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至少为公司节约24小时以上的通关时间。
“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是指进出口货物在沿海、沿边等第一入境口岸开展综保区一体化申报,相应的检验检疫在指定区域办理,货物实现铁路中心站与综保区的直通直转。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进口货物运抵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须经过铁路口岸落箱、短驳并进行报关清关后,才能到达综保区,整个链路环节多、手续杂、耗时长;“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落地后,货物运达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后,可绕过铁路口岸直接进入综保区,完成报关清关等手续,省去了在铁路口岸短驳、落箱作业的环节。
时间缩短了,企业物流成本相应降低。张伟算了一笔账:新模式运行后,公司进出口的单列列车货物可节约近3万元物流成本。按照该公司与成都国际班列长年合作的规模,一年下来可节省物流成本上千万元。
为“铁路港”带来什么?
实现港口功能内移,内陆综保区“无缝衔接”沿边口岸
当天运抵成都的这趟班列从俄罗斯始发后,经二连浩特口岸入境。
“可以说,‘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让内陆综保区与沿边口岸无缝衔接,实现港口功能内移。”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模式创新推动入境口岸与综保区间的货物直转,实现了港口服务功能向成都国际铁路港内部的延伸。
这项创新模式将为成都国际铁路港带来什么?“新模式的落地,是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展‘区港一体化’(综保区和铁路港)的成功探索实践,实现了中心站、口岸和综保区的一体化运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构筑高能级综保区、打造陆港型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该负责人表示,新模式也将助力成都国际铁路港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高水平开放。
该负责人介绍,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管委会前期协调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优先疏站,督促平台公司加快提升场站操作效率,全力保障该列货物的“一站式”转运。同时,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也提前安排专人主动对接通关全流程,支持企业采用“通关+物流”并联作业模式,促进该单业务实现通关“零等待”。
下一步如何推广?
新模式常态化运行,拓展运用到所有成都国际班列
首次运行的“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专列为中欧班列回程班列,去程班列也已计划开行。届时,依托成都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的企业都能享受“通关一体化”带来的便利。
作为成都中欧班列始发地,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已集聚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物流枢纽等国家级对外开放战略平台。这里拥有四川省独一无二的国际班列通道优势,构建贯通欧亚、辐射全球的国际贸易运输大动脉。截至今年2月,成都国际铁路港累计开行国际班列超2万列(其中中欧班列超1.1万列),开行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辐射境外超100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50万标箱。
新模式在成都中欧班列运行后,也将在其他成都国际班列线路推广。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谋划将“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拓展到中老班列、中越班列、中亚班列等,届时所有成都国际班列都将运行这种创新便利模式。
今年以来,成都国际铁路港聚势赋能推进成都国际陆港重点片区建设,已通过重塑作业流程、提升数智化水平、增强场站服务效能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下一步,成都国际铁路港还将加快推进“即到即入”“同仓调拨”等创新改革,持续为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蓄能助力。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