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背后的“人情算法
”这场持续十多天的“文学漂流”,最终让486位作家交换了心意。有人收到湘西绣娘手织的“沈从文故居”织锦书签,有人拿到莫言题过字的旧砚台,甚至有位编剧用自己养的昙花换了首藏头诗——花开那夜,全群直播“昙花一现配诗朗诵”。
而引发风暴的那瓶“一品江山”,早已不是单纯的酒。当它流转到第五位主人——写美食散文的蓉城李姐手中时,她特意拍了段视频:青瓷碗盛酒,配着腊肉、泡椒,镜头扫过杜甫草堂的梅影。“这是蜀地的魂,酒里有江山,江山里有人情。”她写道。
四川金盆地集团官微连夜转发视频,董事长兼CEO余刚先生评论:“古人种酒等知己,今人赠酒传文心。这瓶‘一品江山’,酿的是时间,醉的是江湖。”
文人的“情绪价值”:比流量更珍贵的流动
有出版人算过账:若按市场价估算,这群人交换的礼物总值超百万。但了之笑称:“真要计较,张老的雕版能买一车酒。可谁又在乎呢?”
的确,当西北骆驼收到闽南阿茶寄来的《鼓浪屿古琴谱》手抄本时,他在雪原上弹了曲《阳关三叠》;当90后小穆把雕版捐给家乡图书馆时,馆长特意设了“当代文学记忆”展区。这些故事被《人民文学》编辑部的记者写成特稿,标题就叫《流量退潮后,文学正在河流深处交换体温》。“
以前总觉得文坛凉薄,现在才懂——人情不是请客吃饭,是让每份心意都有去处。”阿九在群里感慨。他刚用诗集换了份意外之礼:某编剧父亲留下的1978年《创业史》校样稿,页边还留着柳青的铅笔批注。
酒尽余香:江山与江湖的辩证法
除夕夜,了之在群里发了最后一条消息:“诸君可知,金盆地‘种酒’古法,要把酒坛埋土里等岁月开封?今日这场‘种心’,咱们埋下的何止是礼物?”
此刻,张老正在西北老宅用那瓶“一品江山”祭祖。酒线入土时,他忽然想起祖父的话:“酒气通天,地气通人。江湖再大,不过一杯人情。”
窗外的雪还在下,但群里早已春暖花开。或许这便是中国文人的生存智慧:
在流量为王的世界里,他们用一瓶酒、一方砚、一卷残谱,筑起了另一座不朽的江山——那里虽然没有10万+,却藏着人类文明真正的“源代码”。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