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宜宾市北正街与滨江路交会处,机器轰鸣,塔吊林立。总投资16.1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73万平方米的五粮液501古窖池中国白酒文化圣地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古色古香的街景已初现。
2月以来,川酒15个省级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泸州,郎酒龙马酒庄酒店一期即将启动内装施工,预计年内完成装修,计划于2026年春节投入运营。在宜宾,五粮液501古窖池中国白酒文化圣地东楼预计4月底完成整体建设。在成都,中国大塘·品牌酒企西部基地的园区服务中心A、B栋已封顶,全面进入装饰装修及幕墙施工阶段。在遂宁,沱牌舍得增产扩能项目今年将启动永和智能酿造车间一期、舍得酒文化博物馆等8个子项目建设……
这些省级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彰显了川酒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释放的信号值得关注。
看发力重点
侧重提质增效和增产扩能
从规模来看,在川酒省级重点项目中,泸州市古蔺县的中国白酒金三角优质酱酒基地项目(一期)以366.739亿元的总投资额遥遥领先;郎酒酿酒工程项目、沱牌舍得增产扩能项目以100多亿元的投资额跟随其后。
从布局来看,投资额较大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泸州、宜宾等优势白酒产区和泸州老窖、郎酒等名酒企业,这些项目的功能侧重于提质增效、增产扩能。在业内人士看来,产能是高端白酒企业竞争的重要筹码,也是川酒制胜的法宝。
“沱牌舍得增产扩能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原酒约6万吨,新增原酒储能约34.25万吨,年新增制曲产能约5万吨。”舍得酒业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助理徐长贵表示,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7年可完成整个增产扩能项目建设。
作为川酒产能大县,古蔺酒类产业交出一份逆势上扬的亮眼答卷:2024年增产2万吨,总产能突破18万吨,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酒企实现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8.7%。在业内人士看来,其中一系列关键项目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郎酒酿酒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郎酒浓酱兼香规划年产能15万至20万吨、储酒目标50万吨。
看发展思路
从生产为重转向消费引领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郎酒龙马酒庄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涵盖白酒生产区、陶瓷生产区和酒旅融合文化体验区等,建成后将实现年产能15万至20万吨、储酒50万吨。“郎酒龙马酒庄项目的建设,不仅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还将增加就业岗位、带动消费。”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罗剑说。
新开工的泸州老窖浓香国酒体验营销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6.04亿元,主要建设文化体验板块、场景体验板块和数智体验板块三大单体以及配套建筑等。
五粮液501古窖池中国白酒文化圣地项目、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蒲江县大塘酒肆产业功能园区项目等一系列酒文旅项目开工建设,展现出川酒发展思路的变化。在白酒消费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无论是产区还是酒企都不再单纯售卖产品,而是力求通过场景营造丰富文化内涵与生活方式。
2月17日举行的泸州市白酒产业生态链2025年第一次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2025年全市酒业要将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从“扩产能”逐步向“扩产能与拓市场并重”转变。
在古蔺县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李明政看来,今后产区必须从重项目、重产能转变到传播产区、开拓市场、促进营销并重,从交易型消费向体验型消费转型,精准捕捉市场新的消费偏好,突破传统消费场景局限。
看动能转换
全链条协同构建新生态圈
原粮种植、智能酿造、文旅融合……15个省级重点项目基本覆盖了川酒产业全链条,川酒正在构建产业新生态圈。
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项目主要建设酿造基地、瓶装酒包装中心、仓储物流基地、国家实验室、新产品研发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构建“科研创新+智能制造+文旅体验”复合产业矩阵,助力成都产区能级跃升。
宜宾市翠屏区双谊白酒食品产业园仓储物流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白酒及配套、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建成后将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建圈强链也被各大川酒产区写入今年相关规划中。2025年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圈链思维推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围绕“大中小、上下游、酒文旅”一体化发展路径,持续推进五粮液高质量倍增工程,抓好中国白酒文化圣地等酒文旅项目建设,提升“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品牌力和影响力。
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川酒产业正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全产业链升级,为中国白酒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注入新动能。(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茂瑜)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