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武维华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大会发言时提出,完善科技评价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九三学社近年组织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78.5%的科技人员认为项目评审结果不公正。(3月11日《新京报》)
78.5%的科研人员认为项目评审结果不公正,87.7%的科研人员认为科研成果评审和评奖需要“公关”。当“跑部钱进”因“飞扬跋扈”而遭受公众唾弃之时,如今的“跑奖服务”如“天外飞仙”般,再一次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与脆肉的心灵。
如今公众应该明晓稍许,为何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不是近在咫尺?为何诸多的行业中我国都欠缺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诚然之间有历史的缘由,诚然我国的科技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爱之深,则责之切,况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妥发展,无疑需要雄厚的经济与科技实力作为奠基,如此,才能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才能屹立于世界。
毋庸置疑的是,科技评价奖励制度诚如委员们的所言,存在着诸多弊端,譬如体系不够完善、指标不够科学、程序不够合理等等。内部的评价制度不合理,无疑会消解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再加上外部克隆版、山寨版的风靡,产权保护力度不够,那么我国当前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创造力的普遍滞后,就是个很正常的命题。如此,如何纾解这个症结呢?我以为,当从权威爱上科技项目评审这点对症下药。
香烟爱上火柴,就注定被伤害,老鼠爱上猫咪,就注定被淘汰,那么权威爱上科技项目评审呢?显然不是伤害、淘汰这么简单。当领导干部搭车、牵头和权威挂帅成为常态,“跑奖”成为一种“服务”,挫伤的不仅在于一线潜心研究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说,这种现象造成的不公不正的态势,一者,科研沦为某些干部弄虚作假骗取资金、谋仕途的噱头,缺乏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起码的重视与尊重,没有创新的气氛,那么长此以往,难免科研人员用脚投票,进而造成国内人才的流失。二者,领导干部的弄虚作假,无疑是在变相鼓励山寨版的盛行,而体制内“本能”的不公不正,对于打压山寨盗版之流,显然是难上加难。
若想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微言的大义,首先需要纾解的就是权威爱上科技项目评审这个症结,一方面相对于体制弊端与市场弊端,杜绝领导干部的渗透更加容易,更加具有成效,另一方面,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打压“跑奖服务”,才能一步步的化解体制矛盾与市场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