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颜舒展
姜平介绍,改革开放前,唐闸成为拥有10万产业大军、数百家工厂的高密度工业城镇,一度在地方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后来随着南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发展重心南移,老镇上原先庞大的传统产业被时代抛在了后头,这里渐渐成为一座孤岛型的老镇。早在2007年,他花了半年时间,把唐闸古镇的工业遗产探了一遍,摸清了百年唐闸的家底。
2009年以来,南通市及港闸区启动唐闸工业遗存保护工作,并为此成立了唐闸古镇办和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工业遗存建起了“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原址保护的大生纱厂、钟楼、公事厅等工业遗产被工信部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据了解,老镇拥有大生纱厂、复兴面粉厂、资生铁冶厂、广生油厂、大生织物公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泽生水利船闸公司、大达公碾米公司、通成纸厂等一系列近代工业遗存;大生纱厂百年东工房、高岸街、老工房、南工房、新工房等工人住宅区;通扬运河两岸具有西洋风格的近代商业建筑群、规模宏大的近代储仓建筑群、高门大院的传统民宅建筑群,以及红楼、医院、戏院、公园、码头、菜场、船闸等社会生活历史景观。“这些遗存都是见证南通工业文明与城市历史变迁的宝贵物质遗产,又是彰显我们城市个性、昭示城市精神的非物质文化载体,是南通城市的魅力所在、根脉所系。”姜平说。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到访南通后也曾指出:“唐闸是自洋务运动以来,我国近代工业历史遗存中整体规模保存最完整、最集中,工业门类保留最丰富、最充实,原址原状保护最真实、最完善的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
在马俊看来,古镇的运作是一个长线,既要坚守古镇的文脉,又要把古镇做活了。“我们希望通过旅游市场来带动古镇的发展。没有旅游,就很难有人气;没有文创,旅游的品质会下降。去年旅游人数超过了30万,今年有望超过50万人。”他说。
三年来,港闸区围绕旅游要素加大工业遗产利用步伐,汤家巷文化街区建成了“唐闸印象馆”“水色染坊”“尚书院”“清弦小筑”等文化体验园;新民巷餐饮街区形成了“江丰楼”“煮潮阁”“琵琶小筑”等美食一条街;复兴巷布局了“茶幔”“晋美斋”“清云茶坊”等茶文化园,“张公馆”“顾公馆”“五间堂”等一批历史文化民宿开门迎客;“从洛桑到北京世界纤维艺术双年展”“世界手工艺术双年展”等国际艺术展会纷至沓来;唐闸公园以中国菊花保种基地的地位引领每年的菊文化艺术节发展。
“保护传承和利用开发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我们就是要让古镇展现新气象、新面貌。”唐闸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洪兵表示,如今的唐闸,已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样本区、生态宜居的功能区、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和近代工业文明焕发青春的魅力区,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转型为工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休闲舒适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