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一,老李正在家备年货,雪白馒头、带霜柿饼,还有苹果、花生堆了满满一桌子。客厅里环顾一周,地方宽敞,电视冰箱大沙发,摆设跟城里一样。站到院里,气派的三层小楼,飞檐翘角,装修考究。老李指着一楼客厅的门,“猜猜我这门多少钱?一万多!在这片还是头一份!”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老李为何这般自豪?这得从头说起。老李名叫李地动,是河南省民权县野岗镇孟庄村人。以前日子过得苦,家里三间老平房,上有两位老人,下有3个孩子,一大家人只靠土地过活。眼看日子难过,老李就平顶山、郑州、杭州、北京全国各地跑,在建筑工地上找活干。
老李勤快,能吃苦,下着鹅毛大雪,人家都休息了,他还在工地扎钢筋。“我那时就攒着一股劲儿,我多干一点,家里边就好过一点。”家里人心疼老李,省吃俭用在村里出了名。“最困难的时候,我媳妇在家3个月没花完50块钱。”可即便如此,钱还是不够花。
日子实在艰难,建档立卡时,老李被识别为贫困户。
2015年7月,河南省高院将孟庄村列为定点扶贫村,先后派出两任驻村第一书记。省高院刑四庭副庭长常晖就任后,在接触中发现老李吃苦耐劳,头脑也灵光,就鼓励他自己包活干。老李心里没底:“谁会把活儿包给我?万一账要不回来,怎么跟大家伙交代?”
“你别怕!活儿我给你介绍,账要不回来我帮你要,有啥困难我给你想法!”常晖句句掷地有声。
吃了定心丸,老李不怕了。“有常书记作保,我就敢干了!真遇到啥事儿,还有人给我兜着底,这么好的事儿上哪找!”
做通老李的思想工作后,老家在“建筑之乡”江苏南通的常晖,联系做工程的老乡,将老李介绍给他。第一单活儿就净赚20多万,一下子垫住了老李的家底。
如今,老李不仅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手底下四五十人跟着他干,一人一天280元,光孟庄村就将近30人。
2017年,老李将家里的三间小平房变成了三层小洋楼,而且一盖就是两栋,一栋自己住,一栋给爹妈,前后总共花费50万。
“媳妇前两天还念叨,我咋也没想到,跟着你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早些年,这一片都知道我家光景急,现在他们都羡慕我媳妇。”说这话时,老李笑容满满。“这还得感谢常书记,感谢省法院,思路太重要了,要不然我现在还在外头飘着呢!”
如今的孟庄村,像老李一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人还有许多。省高院帮扶4年多来,积极争取驻地党委政府支持,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帮助孟庄村改善了生产生活设施,壮大了集体经济,美化了村庄面貌。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3.2%降为零。
孟庄村如今的村貌
村里的路好了,灯亮了,集体经济更是从无到有,年收入达30万元;10000多名群众饮水条件变好了,2200余农户农田灌溉问题也解决了;人居环境“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上又接地气的党建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和体育休闲广场……连旁边村子的人闲暇时都喜欢来孟庄村遛弯。
“明年开工再多带几个贫困户出去吧?”常晖问,“管!”老李斩钉截铁,信心满满,眼里全是对未来的憧憬。(王佩)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