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联同广东制造创新中心、南方都市报、智纲智库等单位,共同发起专题调查。而对于未来发展,逾五成企业认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是他们重要的发展机遇。至于政策支持方面,帮助他们如何获取政府政策补贴是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3月3日《南方都市报》)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困局,让众多中小企业复工生产、资金紧张、市场销售以及供应链所面临的难题,真正得到重视和解决,就需要真实显现情况,从企业的角度去出台政策和制定措施,才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不但能活下去还能活得更好。
春疫带来的创伤是全方位的,除了危及健康与生命,大到宏观的经济社会稳定,小到个体的冷暖,越置身其间越有最真切的感受。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预期,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一些企业没有挺过寒冬,提前宣告了破产。还有更多企业在有序的复工后,又面临着产能恢复和效益提升的周期性阵痛,以及今后如何活得更好的追问。
局部形态是对整体状况的映射,具有解剖麻雀的意义。个体的情况直接决定着集体状况,疫情对每个人都具会带来深刻的影响,除了出行、娱乐等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还有很多弱势和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不少人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未来的生存忧虑在不断增加。比如在网络课程大面积实施的情况下,还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无智能手机、无电脑、无网络等原因无法上网课。对于这些个体或者群体,必须给予他们最硬核的政策扶持,而不仅是道义上的声援。
疫情之下,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也没有谁可以真空的存在。别人的呼声,也正是自我的诉求,差别更多体现在细节层面。每个人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利益关切如此亲密,早已构成了“命运共同体”,保护他人的安全,才能实现自我的安全,维护别人的利益,才能保障自身的利益。疫情之下谁都不易,在自我无力解决之时,需要借助于外力的辅助,最后又形成反哺效应。正视每个个体的真实情况,给他们提供更为人性的帮助,才能更加的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增强信心。
某种意义讲,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个体的命运与整体的息息相关,谁都不应被漠视与忽略。着眼于未来,疫情终将会有结束的一天,但抗疫带来的思考和改变则刚刚开始,疫情过后我们如何生活得更好,也超过了经济范畴,同时兼具了社会性、人文性和哲学性。让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得到延续,最终成为一种社会精神属性、人文价值和公共信仰,真正构建起命运共同体,未来的生活才会“更上一层楼”。
重大危机也潜藏着重要的机遇,如果着眼于未来,这场抗疫斗争再刚刚开始,所带来的改变也刚刚开始。我们不能忘记苦难,更不应让危机所激发的社会能量过早消散。疫散春来,我们都在期待明天更加美好,这除了每个人共同坚持不懈的自我努力,更需要我们把抗疫所形成的同理心、同情心和同体心,继续作为一种特质坚持下去,让其成为一种个体的修为和社会价值。让刻骨铭心的感念成为一以贯之的行动,则疫情所带来的嬗变将会成为最宝贵的财富,成为应对下一次公共危机最有效的手段。(文/唐伟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绥安街道办事处)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