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边洗碗,一边胡思乱想,现在不是(数值)量化十分流行么?“双十一张友文”在封城期间有哪些相关数据要用心统计的呢?譬如下楼取快递一次、喝藕汤一次、打破盘子一枚、失眠一次、感冒一次;与母亲通话N次,给老师发微信N次,与同门、同学互动数次,为学生答疑数次,给学生推荐文学作品多少部(篇),亲自洗碗数十次,写日记10万零几个字……一定要实事求是,否则害人不浅。如果我的文字真的能流传后世,那么,说实话就显得尤其重要。
只因为一心一意地为数据的精准而发愁,差点又把电火锅给忘记洗了。电火锅用来煮了排骨与莲藕,藕汤喝尽了,虽说不必感恩,但也不能(得意忘言)得藕忘锅。昨天妻子就提醒过我,我说明天一定洗,还像宣誓一样表了决心。今天要说话算话,如果再不洗,就是言而无信。不是因为我喝了稀罕而鲜美的藕汤就应该洗刷电火锅,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着权利与义务对等之关系,我只是兑现承诺而已。同理,公仆有为人民服务之义务,至于他们享受什么权利,我并不关心。如果做不到,那就请辞职,毕竟争着上位的人多的是。君不见,每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居高不下么?中国14亿人口,想要“为人民服务”的争先恐后,甚至不择手段。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热情依然不减。
昨夜我所居住的小区发生一个故事,可以命名为“小鱼刺背后的大温暖”。话说昨夜李老师的儿子因鱼刺卡了喉咙,她便在“物业”微信群中寻求良方,希望大家献计献策。有说喝醋的、吞饭团的、吃菜叶的……这全是“往下走”的一个思路;还有一个“往上走”的思路,那就是想办法反胃,把肚里的货物全部倒出来,鱼刺也就随之跟着跑出来了。不管是“逆行”,还是“顺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鱼刺给“诓”出来。
还有人建议说上医院最稳妥,有人立马反对,说我们附近的“普爱医院”只开设发热门诊。李老师说不想上医院,担心被病毒感染。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黄老师说要把自己的喉镜捐出来,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的镜子。医疗器械露面了,医生也出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工具,医生出手就好操作了。不久,好消息传来,鱼刺取出来了,当然李老师会在微信中有一番答谢辞。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就像写小说一样,后面还有尾声,那就是医生提供了一则卫生小常识:“鱼刺卡在咽喉部,千万不要再吞咽食物,防止鱼刺滑落到食道,造成更大的损伤。如果家里有手电筒,压舌板(用勺背也可以)和镊子,可以在家里简单的操作一下,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把舌头向外牵拉,用压舌板压舌根部,患者轻度的往外哈气,用手电筒照射咽喉部,观察有没有鱼刺,如果看到鱼刺,可用镊子把它取出来,如果没有看到鱼刺,就请到医院就诊。醋是不能溶化鱼刺的。”
这就是疫情期间发生在小区里的一个真实故事,有开端、高潮、结局,甚至还有尾声。如果添加一些文字,那将是一篇很好的通讯报道,题目可以定为《一根小刺彰显人间大爱——侧记李老师儿子被鱼刺卡喉咙》。这么一来,既可以颂扬医生手艺高妙和医者仁心,还可以是一曲人间真爱的礼赞。如果把视野放远一点,目光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这个院子,才知因疫情而生发出来的感人故事多矣,只是鲜有记录者。实际上,足不出户的时段,正好可以闭关写作,写作的好处太多太多。就当下而言,我因写作就收获不少,当然不是用金钱衡量的。
作为一名时代的书写者,一向听从自己的内心和良知,实事求是的捕捉当下。昨天获悉公益人士万教授正在发动国人帮扶因武汉事件失去父母的、至今还在武汉儿童医院的孤儿。我问她有多少这样的儿童,她自己也拿不准,说核实后再告诉我,至今没有回话,现在我就不能轻易地围绕此事展开。“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个不假。“双十一张友文”又不想做官,说那些假数字与我何干呢?
如今添加关注“双十一张友文”微信公众号的读者越来越多,遂觉得肩头的责任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对自己写的每一句话负责任。前一段时间,听说家乡有一名80多岁的公职人员当“志愿者”,我觉得新鲜,准备记下来,在大脑中考虑了一下后,终于没有动笔,而是委托滞留在家的乔仕文校长帮助核实,后来他帮我弄准了,我才开笔做文章。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我总是这么教育学生,自己就应该率先垂范,否则不配为人师。关于李跃华医生,我并没有轻易表态:说他是真医,还是假医,我得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有人说他已被韩国政府接走了,我倒希望这是真的,但愿中国的中医能在国外显神通,哪怕在中国没有立足之地。但是至今没有看到邀请函,也没有看到机票等一系列证据,还是不能贸然实录。正如谣传某某官员被“双规”了,我是不大相信的,培养一个领导干部多么不易,是这么好下台的么?即使下台了,风声一过,又到异地高就去了。
有高校同仁评价我的“在武汉播报”:“文字于细碎中藏掩着骇浪”,我怎么自己都没有察觉呢?我单知“书中乾坤大,笔下风云多”。在此,借“双十一张友文”的微信公众号感谢那些帮我转发的读者,毕竟我还是知晓感恩的。我总是对学生和孩子说:“凡是知晓感恩的人,其人生运气都不会太坏”。
末了,我得向东北某高校的王老师致谢,因为她给了我力量和鼓舞。她说:“张老师,您的这38天的坚持,真的是难得的宝贵历史资料!虽然我们远在他方,牵挂着武汉,但无法亲临,唯有通过您的笔触更加了解了武汉疫情下的众生态,了解了奔赴前线‘战场’的硝烟,了解祖国在灾难面前的勇于承担!谢谢您!辛苦啦张老师!”(文/张友文 湖北警官学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