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由沧州市人民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发起的“源头产地复苏计划”,在沧州正式拉开帷幕。同期举行的沧州超级产地直播活动,54家企业的536款产品,在1688网站平台直播间向全世界买家零距离“面对面”售卖。据统计,仅上午9时至11时的首场直播,54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500万元。(3月17日《河北日报》)
新冠疫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形成了全方位的影响,大面积的停摆模式下,正常的供需关系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复产复工率的限制,整个供产销链条都未能完全回归到正常水平,产品生产出来后“卖给谁”成为一道现实难题。同时,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地方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原来的供销渠道要么依然停摆,要么产能不足,若不能找到新的渠道替代,“卖难”会成为部分企业和行业难以解决的困境,也会影响整个复产复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这种困难属于结构性问题,原来的信息和渠道失衡后,需要找到新的途径来应急。比如很多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受各地实行交通封堵,活禽市场关闭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滞销”现象,而广大种养户又急需现金流周转,来购买化肥、种子、农药,投入春耕生产,若未能在短期内打开产品销路并实现资金的回流,错过了最佳的时节就会影响全年经济计划的实现。这也就要求,各地在实施复产复工计划时,不但要面临“如何恢复生产”的挑战,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销路”的问题。
任何产品都能找到客源,但用什么方式匹配和实现尤为关键。产品“销售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供需之间未能实现无缝化对接;二是受到渠道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营销模式已十分低效,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控制住流量端口,产品也就打通了强大的销售管道。对于品牌响亮、产业聚集和生产量巨大的产地来说,为企业找到销路意义重大,属于“雪中送炭”的硬核助复。
沧州是我国重要的红枣制品、鱼竿渔具、玻璃制品、美妆工具、仿真植物、运动器械和家装建材等产业基地,要实现“两手抓、两手硬”的复工复产,首先之举就是解决大量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在企业包括行业自济力不够的语境下,外部力量的介入与干预则异常重要。由地方政府和阿里巴巴此类的互联网电商头部平台合作,实现了“互联网+产品”三种模式的结合,一是利用了“电商+产品”的专业化对接优势,二是发挥了“网络直播+产品”的可视化和直观化,三是“短视频+产品”的特色化呈现。再加上头部平台的巨大流量优势,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需求与供给对接,精准而高效的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
模式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巨大的潜力,利用流量资源,以线上销售为主的“源头产地复苏计划”也会成为一种路径,并长效拓宽企业销售的渠道,实现既有生产方式的升级。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履行公共职能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硬核助复的效果还得“靠结果来说话”。一方面要正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以问题为导向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达到精准高效的目的;另一方面,要转变思维方式和优化应对模式,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头部平台的赋能力,实现资源的整合与使用,搭建一个政府、企业、平台多方参与和彼此受益的信息平台,最大限度推动企业经营复苏。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如何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源头产地复苏计划”为硬核助复树立样本,其做法值得肯定与效仿。(文/唐伟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绥安街道办事处)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