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阳春三月,西林县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同时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3月29日 《右江日报》)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在清脆的布谷声中,华夏大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春潮涌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为脱贫攻坚作“收官”的冲刺。从近年来的脱贫攻坚成果来看,要实现深度贫困地区的“真脱贫”,光靠盲目的“勤劳”是不可能的。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彻底增强贫困地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才是着眼长远的扶贫方法。而要实现“兜底脱贫”,就必须依托“产业”扶贫,但不能去照搬照抄别人的“作业”,唯有因地制宜的“产业”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香菇”,本是极其普通的蔬菜类产品,但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是离不开的,因此,这个“小”产品拥有的市场前景是看好的。然而,再好的东西,如果不成规模,就靠着我行我素的零敲碎打,那只能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不能助推脱贫致富。这,可能就是偏远山区陷入深度贫困而脱贫难的关键因素。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的限制,在偏远山区发展种养产业都有一定障碍。如果所谓的“产业”,就是靠贫困户单打独斗,就算有产业扶持基金为其垫底,也难有大的起色。
为此,西林县八达镇龙保村在粤桂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建起了食用菌基地,采用“电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从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开发进行双向构建,达到了户均增收2000元,产业扶贫覆盖率100%的效果。这样的“产业”之所以效果明显且能长久,关键就在“特色”上。适合“食用菌”生产就抓住不放,“沙糖桔”收获大的地方就发展“沙糖桔”,“覆盖全县8个乡镇,人均拥有水果1亩以上”的水果基地,给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百姓切身感受到了产业的好处,脱贫致富的劲头就更足了。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笔者所在的川南山区,早年由地方政府出面曾经运行过的各类“产业”来。从“载桑树”到“种葛根”,从“栽黄柏”到“种银杏”,花样是一个接一个,但成功了的,真正在脱贫致富中起到作用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多是人云亦云,缺乏实地调研、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之故。要集中发展产业,光靠农户个体是不行的。一个地方,越是产业发展难,基层干部的作用就更凸显,也越能考验决心与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只注重普惠政策的落实,而忽略了“造血”功能的提升,则致富困难。
须知,“栽桑树”“种葛根”之类的产业在一些地方之所以没取得大的成功,主要是领导的决策犯了“抄袭”的错误,只把别人的局部“经验”照搬过来,完全忽略了“产”与“销”这两大主题。要真正落实一项产业,首先要从气候、位置、资源等方面切实加强实地调研。实施产业发展中如果总抱“试试看”的心理,我们的事业是“输不起”的;其次是要有敏锐而长远的市场眼光,确定产业项目之前,要充分估算好市场走势,就算最坏的结果,也能保证百姓不吃亏。惟其如此,脱贫致富才会有盼头。
深度贫困地区的百姓的脱贫致富,除了落实有关惠民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怎样根治“深度”的贫困。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以“产业”带动发展,“车间”保障就业,是最根本的方法。在发展“产业”中,别人的“经验”只能作“理念”上的鞭策和可以借助的思路,不能盲目地“抄袭”,更不能“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一切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准绳,才能在“产业”发展上卯足劲、下足功,依托“特色产业”彻底拔穷根、摘穷帽,才能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文/黄自怀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关口实验学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