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就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部署,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激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凝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4月20日新华网)
作风,是影响人的思想、左右人的行动的力量之源。干部的作风,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体现,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作风,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怎样,他的作风就会是怎样。让别人能看得见,能感受到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别人的评价。建设,是一个动词,强调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要伴随着一个党员干部生命的全过程。改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激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凝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贯彻落实基层减负最为有效的方法。
作风建设,就是一个党员干部的素质建设。提高一个人的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适应作为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要求,适应党员干部基本政治觉悟的要求,适应工作岗位变化的要求,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持续性。作风既是长期形成的,那么作风建设就是一项经常性、持续性的任务。它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之功能够习得,也不是一个阶段、一种环境的个别要求。它不是靠通过一个阶段性的活动能够解决的。它必须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扬,可以说它是对我们党的组织和成员的一种养成教育。所以,作风建设重在坚持,贵在坚持,难在坚持。作风连着人民的心。干部们有什么样的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对老百姓的态度,一定会表现出怎样的工作作风。只有不断强调改变工作作风,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炮,才能全面落实贯彻基层减负。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能做到善始善终。党员干部要始终守纪律讲规矩、明底线、知敬畏;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要始终记住做官知足,做人、做事不知足;要始终记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只有夯实工作作风基础,才能摈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才能培养更多的真抓实干的人才,落实基层减负的目的。(文/史伟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