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就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明确要求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但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其变种,却让不少基层干部“心有戚戚焉”。比如:“红头”的正式文件少了,但“白头”的工作提示却多了;考核检查的“频次”低了,但报文报表的数量却多了等等,这些不仅在无形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让基层干部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应对中淡化了求真务实、勤勉干事的从政初衷,成为了心中“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要深挖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思想、作风、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整治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实际操作呢?
一要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形式主义是典型的作风问题,党员干部应当具备高尚的政治品德和较高的政治素养,要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守纪律、讲规矩,凡事讲求实事求是,“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从而从源头上杜绝形式主义发生。
二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形式主义的存在,常常缘于上级有关部门调研检查流于形式、过于频繁,下达命令时拍脑袋、一刀切,才导致基层敷衍了事乃至弄虚作假。须完善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引领,用法纪规范”,从而从机制上杜绝形式主义发生。
三要加强监督查处力度。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民造福,用得不好或滥用就会滋生腐败,危害党和人民事业。“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一以贯之的宝贵经验。加强党内监督、完善执法监督、 增强监督合力,三位一体,才能确保把所有公权力都关进制度笼子,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于为人民谋利益。
同时,在处理基层工作时,要把工作坐在前面,避免小事拖大,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蝴蝶效应”影响下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把一些小问题及时处理好,让老百姓满意,减少矛盾出现,如果在工作当中遇到无法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让领导知晓。工作中如果遇到重大问题要迎难而上,不回避、不推诿,主动作为,主动履职,敢于担当,领导干部更要冲锋在前,敢挑重担,敢于负责。
基层工作者也要不断学习,让学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提升自我能力的必备途径。坚持以学促改,为自身的发展注入“催化剂”,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文/李红 贵州省镇远县涌溪乡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