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农历新春,正在乐山老家过年的陈雪峰接到了返岗通知,他放下电话便开始收拾行装,目的地是位于四川大凉山的美姑县。他是一名扶贫援彝干部,美姑县是他两年来一直驻扎的地方。成为扶贫干部前,陈雪峰是中建三局成都公司的项目安全工程师。2018年,32岁的他选择远赴凉山州美姑县树窝乡斯一勒比村驻村扶贫。在不断的攻坚克难中,他只想尽自己最大所能为老乡们早日脱贫做点事情。(4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四川大凉山的美姑县,完全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地方偏远,就意味着条件艰苦;条件艰苦,就意味着脱贫困难。这样的工作,对那些缺乏政治定力和崇高信仰的人来说,确实有些望而生畏,恨不得远避之而后快。然而,作为中建三局成都公司的项目安全工程师陈雪峰,在脱贫攻坚需要用人之际,毅然选择远赴凉山州美姑县树窝乡斯一勒比村驻村扶贫,并在那四面高山环绕的地方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还将继续啃下“最后一公里”的硬骨头,“只想尽我所能为老乡们脱贫做点事情”就是他的全部理由。
“做点事情”才无愧生活与成长。清代顺治皇帝曾感叹人生:“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其一句“长大成人方是我”道出了真正的“自我”是在成人以后。小时学知识,长大自然就要用自己的所学“做点事情”,这是人生在世最基本的价值。“做点事情”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一行要持之以恒。“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那是它“用心一也”。坚持“做点事情”,就会有积少成多的收获。像陈雪峰那样,放弃城里的舒适环境,选择到最艰苦的地方“做点事情”,才无愧于生活,无愧于新时代干部的成长。
“做点事情”才无愧责任与担当。“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这是清代余云焕任贵州兴义府知府时所撰写的大堂联,通俗易懂,广为传诵。为政者,最重要的不是“不贪”的问题,而是要多问一问享受着朝廷“二千石”的俸禄,自己究竟为朝廷、为百姓“做点事”了吗?“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是坊间的俗语,但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作为援藏干部,既然接受了组织的委托,就当像陈雪峰那样,脚踏实地,精心谋划,时刻想着“做点事情”,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惟其如此,才扛得起责任与担当,问心而无愧。
“做点事情”才无愧承诺与嘱托。作为领导干部,无论职务的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自跨入“公务员”之门的那一天,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和人民。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领导干部永远不能忘了自己的承诺,忘了人民的嘱托,多为国家建设、人民安康“做点事情”。陈雪峰就是怀揣这种“做点事情”的情怀开启援藏之旅的。在四川大凉山的美姑县的深度贫困村,因地制宜、妙招频出,硬是让与他自己的想象都相去甚远的山村旧貌换新颜。这就是陈雪峰用“做点事情”的情怀与行动,践行着一名援藏干部的承诺。
“只想尽我所能为老乡们脱贫做点事情”,30多岁的陈雪峰朴素的话语中,饱含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鲁迅先生曾说:“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先生的话归根结底来说,也就是服务他人,幸福自己。“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领导干部们,无论是自己的生活与成长,还是践行责任与担当,都不妨时时刻刻多“做点事情”,多做点为人民谋福祉的事情,才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文/黄自怀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关口实验学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