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社科 >

提升“婚检意识”需有更多“实招”

2023-02-17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2月14日,宁波多地迎来婚姻登记的高峰。为进一步提高适龄青年的婚检意识,宁波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中心和江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联合在江北区婚姻登记处开展宣教活动,守牢出生缺陷防控的“第一关”。(2月17日《宁波晚报》)

众所周知,婚前检查俗称“婚检”。“婚检”既能对自己和配偶的健康负责,又能保障双方的知情权,同时对双方的婚后生活和优生优育也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可见,“婚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据了解,自2003年10月新版《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开始施行以来,婚检由强制改为自愿,由于没有了政策的约束,结果导致新婚登记婚检率急剧下降。

而据专业人士分析,导致婚检率“走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的人健康意识不到位,认为自己身体健康,而且每年参加单位体检,没有必要再进行婚前检查;二是有的人担心泄露隐私,而不愿婚检;三是有的人明知道自己患有传染病和家族遗传病,但害怕配偶知道影响婚姻的稳定,而拒绝婚检。

但殊不知,“婚检”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很多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婚检查出来,比如传染性疾病中的肝炎、潜伏性梅毒、艾滋病等。一些传染性疾病也可以通过预防和救治痊愈,但如果不及时发现,不仅会威胁自身和伴侣的健康,还可能通过母体传染威胁下一代的健康。同时,婚检也是对配偶的一种尊重。这说明,“婚检”并非可有可无。

因此,笔者以为,要提升“婚检意识”还需有更多“实招”。首先,需普及更多婚检知识。计生、民政等职能部门应加大普及婚检知识的力度,增加警示教育内容,强化社会对婚检重要性的认知,从而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自觉自愿进行婚前检查。

其次,需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比如:变“收费婚检”为“免费婚检”、推行婚检后给予延长婚假等,以政策惠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婚前检查。

其三,需提供更多便捷服务。不妨通过在婚姻登记处开设婚前检查、设置婚检延伸服务点、设置流动婚检车、提供节假日和午间预约服务、提高婚检质量、优化婚检流程等多种举措,提高婚检率。

此外,也可尝试通过“先婚检后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模式,倒逼年轻人自觉自愿参加婚前检查,从而切实提高婚检率。

笔者相信,只要大力普及婚检知识、出台婚检优惠政策、提高婚检便捷服务,再辅以尝试“先婚检后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模式,就一定能有效提升“婚检意识”,从而既提高婚检率,又为双方健康负责,更为婚后生活和优生优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如何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 创新社区治理 嵌入式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
  • 真武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 三“力”齐发,让主题教育落到实处
  • 积极应对脑机接口人文风险
  • 文化与影响力:一个难以忽视的组合
  • 调查研究要做到三个“坚持”
  • 主题教育要注重三个“坚持”
  • 压力传导不应该沦为“层层加码”
  • 提高专业素养,创造美好未来
热门排行
  • 1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 走入“寻常家”
  • 2铁路大复工,做复工企业的榜样力量
  • 3人民网:积极有为与灵活适度 共助经济平稳
  • 4张吉怀高铁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5换届工作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 6万众合力才是防疫的一剂良方
  • 7非法聚集增加香港疫情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 8让廖俊波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 9禁标“零添加”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守护”
  • 10杜绝“带病提拔”,换届气正风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3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