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川流不息的年代,停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快”“繁忙”已然成为一种标签。在行动上“快”的同时,难免在心态上也出现“快”的急躁,但“快”“繁忙”不应成为一种心态,更不应成为一种常态。微笑,给群众以亲和、给企业以宁静,让我们当好群众“知心人”,当好企业“服务员”,让我们勇于迎难而上,切切实实办实事、做好事。
微笑面对群众,当好“知心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微笑就是无声的良言。有人说,微笑是一剂良药,在绝望的日子里抚平心伤;有人说,微笑是一抹暖阳,在寒冷的冬日带来温暖。而我说,微笑是一座桥梁,连接干部和群众,拉进心与心的距离。微笑,不只挂在脸上,更要挂在心上。敞开心怀,面对一切来访群众,不要当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因来访者身份不同而连连变色,更不要做春晚小品《坑》中的“躺平式”干部,因情况不同而显现两幅面孔。只有把微笑挂在脸上,挂在心上,才能与群众以心交心、以心暖心,打开群众的心房,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微笑面对企业,当好“服务员”。飞速发展的中国离不开飞速发展的经济,飞速发展的经济离不开一个个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艰苦实干。以微笑面对企业,打造出公平公正的良好营商环境,杜绝任何形式的“吃拿卡要”是我们的应有之义。总有某些干部自认为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国家饭,身份自然就高人一等了,便以冷眼对待寻求帮助的企业。殊不知已经陷入脱离党、脱离群众的错误道路中了。面带微笑,摆正心态,才能当好企业“服务员”。在公平公正的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础上,温暖的微笑、热忱的服务态度会是留住投资者和企业家最有力的方式。
微笑面对困难,当好“攀岩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如同翻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悬崖峭壁、重岩叠嶂是常态,唯有面带微笑,始终保持内心的乐观和从容才能乘风破浪,坚定不移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微笑抚平忧郁烦闷,为黑白的工作生活添上色彩,让我们坚定步伐,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迎难而上。面对群众一次又一次的不解,能够耐心解释;面对企业一个又一个的合理诉求,能够一步一步解决;面对发展难题,能够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微笑是一种心态,更应该是一种常态。让微笑成为干部亮眼的标签,真真切切做到干群一家亲。
(陈宝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