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一附小祝瑞松校长带领着黄卉、许岚、章煜等一行七人,早早从学校出发,按照提前排好的走访、看望“线路图”,逐户登门走访学校教师,看望学校教师和在他们背后默默支持他们工作的家属,向家属们报喜、致谢!(2月16日《扬子晚报》)
一直以来,教师“家访”学生,这是普遍现象,但校长“家访”教师,这倒是很少听闻。怪不得此新闻一出,不少网友就羡慕了:“又是别人家的学校”“羡慕嫉妒恨啊”“我们的校长啥时候来我家家访呢”,等等。
据报道,此次祝瑞松校长一行采取全天走访,途经建邺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栖霞区、秦淮区等五大区。校长的亲自“登门家访”不仅让教师本人深感温暖和温馨,而且也让教师的家属们感到自豪和骄傲。一些教师家属直言,会全力支持学校工作。
而且,祝瑞松校长一行在走访、看望时,还带去了6件温馨新年小礼物,“苹果、春见、可乐、旺旺大礼包、护颈仪、卡通小兔子”。这些小礼物有着“平安健康、春天遇见、诸事喜乐、新年旺旺、高枕无忧、大展宏兔”的寓意,这也更让教师和家属感到校长亲自登门家访的“良苦用心”。
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也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而校长作为教师的领头羊,理应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关注每一位教师,让教师也能感受来自校长的温暖和关怀。现实中,虽然很多校长会通过不同方式,给予教师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三八节”给女教师送一支鲜花、“教师节”给全体教师送一张贺卡、平时经常组织教师开茶话会,等等。但这些关爱方式与校长亲自到教师家里“家访”相比,显然又稍逊一筹。
虽然校长“家访”教师,既会影响工作,也会耽误休息,但影响工作也好,耽误休息也罢,这都无法与关爱教师相提并论。可以说,校长“家访”教师,既是关爱、呵护教师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视教师为学校发展主人的一种行动体现。正如祝瑞松校长所言,“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不是口号,而是要蕴藏在学校暖暖的文化里”。可见,校长“家访”教师之举,无疑值得叫好,也值得更多校长“抄作业”。
期待各地有更多的学校校长能学习和借鉴校长“家访”教师的好做法,多些“教师视角”,多些“真心关怀”,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把关爱和温暖真正送到每一位教师的心坎里。如此,校长才能成为广大教师心目中的“好领导”“好同事”,从而团结带领广大教师一起为学校的腾飞尽心尽力,这不仅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也更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