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社科 >

为校长“家访”教师叫好

2023-02-18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一附小祝瑞松校长带领着黄卉、许岚、章煜等一行七人,早早从学校出发,按照提前排好的走访、看望“线路图”,逐户登门走访学校教师,看望学校教师和在他们背后默默支持他们工作的家属,向家属们报喜、致谢!(2月16日《扬子晚报》)

一直以来,教师“家访”学生,这是普遍现象,但校长“家访”教师,这倒是很少听闻。怪不得此新闻一出,不少网友就羡慕了:“又是别人家的学校”“羡慕嫉妒恨啊”“我们的校长啥时候来我家家访呢”,等等。

据报道,此次祝瑞松校长一行采取全天走访,途经建邺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栖霞区、秦淮区等五大区。校长的亲自“登门家访”不仅让教师本人深感温暖和温馨,而且也让教师的家属们感到自豪和骄傲。一些教师家属直言,会全力支持学校工作。

而且,祝瑞松校长一行在走访、看望时,还带去了6件温馨新年小礼物,“苹果、春见、可乐、旺旺大礼包、护颈仪、卡通小兔子”。这些小礼物有着“平安健康、春天遇见、诸事喜乐、新年旺旺、高枕无忧、大展宏兔”的寓意,这也更让教师和家属感到校长亲自登门家访的“良苦用心”。

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也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而校长作为教师的领头羊,理应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关注每一位教师,让教师也能感受来自校长的温暖和关怀。现实中,虽然很多校长会通过不同方式,给予教师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三八节”给女教师送一支鲜花、“教师节”给全体教师送一张贺卡、平时经常组织教师开茶话会,等等。但这些关爱方式与校长亲自到教师家里“家访”相比,显然又稍逊一筹。

虽然校长“家访”教师,既会影响工作,也会耽误休息,但影响工作也好,耽误休息也罢,这都无法与关爱教师相提并论。可以说,校长“家访”教师,既是关爱、呵护教师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视教师为学校发展主人的一种行动体现。正如祝瑞松校长所言,“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不是口号,而是要蕴藏在学校暖暖的文化里”。可见,校长“家访”教师之举,无疑值得叫好,也值得更多校长“抄作业”。

期待各地有更多的学校校长能学习和借鉴校长“家访”教师的好做法,多些“教师视角”,多些“真心关怀”,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把关爱和温暖真正送到每一位教师的心坎里。如此,校长才能成为广大教师心目中的“好领导”“好同事”,从而团结带领广大教师一起为学校的腾飞尽心尽力,这不仅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也更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如何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 创新社区治理 嵌入式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
  • 真武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 三“力”齐发,让主题教育落到实处
  • 积极应对脑机接口人文风险
  • 文化与影响力:一个难以忽视的组合
  • 调查研究要做到三个“坚持”
  • 主题教育要注重三个“坚持”
  • 压力传导不应该沦为“层层加码”
  • 提高专业素养,创造美好未来
热门排行
  • 1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 走入“寻常家”
  • 2铁路大复工,做复工企业的榜样力量
  • 3人民网:积极有为与灵活适度 共助经济平稳
  • 4张吉怀高铁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5换届工作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 6万众合力才是防疫的一剂良方
  • 7非法聚集增加香港疫情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 8让廖俊波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 9禁标“零添加”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守护”
  • 10杜绝“带病提拔”,换届气正风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3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