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社科 >

从新年贺词看“品质中国”

2023-02-21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2023年新年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刊登了新年贺词。贺词中总结去年中国极不平凡的成就和辉煌,并以“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希望寄予青年”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创明日中国的美好未来,逐梦新征程,奋进再出发。作为青年干部,不仅要感受新年贺词的深意与深情,更要学习贺词里温暖而坚定的中国品质。

“品质中国”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顽强意志。越是艰难困苦,越能激发中国人民的顽强拼搏的斗志。五千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五千年光辉岁月弹指间。曾经的中华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面对侵列强略不屈反抗,迎难而上,经历了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盼来了曙光和希望;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长期艰苦探索改革,我们创建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稳健发展,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斗转星移,日月新天,如今的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伟岸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牢记“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的道理,奋进新时代。

“品质中国”是“万众一心加油干”的磅礴力量。正所谓“民齐者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新冠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医务人员、党政机关干部、社会志愿者都在第一时间冲到第一线,这场抗疫斗争激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和衷共济、患难与共的大爱深情。“海峡两岸一家亲。衷心希望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总书记的话语更是在提醒我们“力量生于团结,上下同欲者胜”。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体会“同舟共济者赢。”的精神,奔赴新征程。

“品质中国”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襟。“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中国文化讲究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历史上有百家争鸣,如今更是积极探寻中西文化精神的贯通。2022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在外交上,中国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协和万邦”政治理想。“万邦”即“天下”,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全球”。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人道主义上,“厚德载物、大爱无疆”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准则,对于世界各地发生的灾难以及灾难为百姓带来的疾苦感同身受,对于贫穷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无私援助,都体现了博施兼济的包容精神。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延续“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的气度,迎接新挑战。

(遂宁市船山区司法局  邓敏)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如何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 创新社区治理 嵌入式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
  • 真武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 三“力”齐发,让主题教育落到实处
  • 积极应对脑机接口人文风险
  • 文化与影响力:一个难以忽视的组合
  • 调查研究要做到三个“坚持”
  • 主题教育要注重三个“坚持”
  • 压力传导不应该沦为“层层加码”
  • 提高专业素养,创造美好未来
热门排行
  • 1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 走入“寻常家”
  • 2铁路大复工,做复工企业的榜样力量
  • 3人民网:积极有为与灵活适度 共助经济平稳
  • 4张吉怀高铁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5换届工作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 6万众合力才是防疫的一剂良方
  • 7非法聚集增加香港疫情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 8让廖俊波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 9禁标“零添加”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守护”
  • 10杜绝“带病提拔”,换届气正风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3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