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党员干部要看清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拉紧敢拼敢抢的奋进船帆,掌好乘风破浪的经济船舵,敢于逆流涉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绘出壮丽蓝图。(来源:求是杂志 2023年2月16日)
追逐春天的列车,抓经济要提振敢拼敢抢的“精气神”,全力跑出经济建设的“加速度”。拼经济要拼项目,招商引资是一场激烈的“竞技赛”,在全国上下求商若渴的大背景下,时时上演着“一个项目带活一座产业城”的奇迹,处处流传着“一个项目催生一条产业链”的佳话。要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危机感”,抓紧动起来、跑起来。既要锁定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瞄准“三类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旗舰”企业、“链主”企业,着力引进高新产业顶尖团队、领军人才和重点科研院校带着项目来发展,也要重视小而优、小而精的企业和项目,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良好局面。
响应春天的号角,拼经济要打造高质高效的“软环境”,全面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经济建设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要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竞争优势重点打造,努力营造“你投资、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的发展“软环境”。做好“三要”的是关键。一要贯通“政策链”。紧扣企业需求,加强政策集成,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套餐”,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提升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和获得感。二要畅通“审批链”。最大限度减时限、减环节、减成本,畅通项目入驻“绿色通道”,让“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成为项目建设领域新常态。三要打通“要素链”。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要给予全方位要素保障,为优质产业项目这个“金凤凰”筑好“安乐窝”,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谱写春天的画卷,拼经济要锤炼沉心静气的“硬本领”,全域提高产业发展的“成功率”。经济建设是一个难得的“大舞台”,全国上下既要比政策、环境、资源,更要考验干部的能力、作风、素质,是一份比“手艺”的技术活,而不是拼“手气”的“杠上花”,需要长期实践和专业训练。领悟“三商”是基础,要把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的培育放在首位。既要对经济政策、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保障能力了然于胸,又要对产业的市场前景、资源消耗、后续利税了如指掌,不断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成长为懂产业、懂企业、懂政策、懂谈判、懂服务的行家里手。发扬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合不上眼皮的“六皮”精神,不怕吃“闭门羹”,不怕坐“冷板凳”,对于认准的优质产业和项目,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围着产业转、盯着项目干,推动更多优质产业发展壮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既是回望来路的深刻总结,又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对干部经济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风险挑战,退让逃避只会忍受更多欺凌屈辱,迎面而战才有出路。
遂宁高新技术产业船山园区管理委员会 方静雯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