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乡村的发展始终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乡村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才的缺失却成为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方面,人才外流、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依然存在,干部队伍也不稳定;另一方面,农民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敢创新、懒于探索,乡村振兴后续乏力。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青年人不仅要对乡村怀有热爱之情,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更要有勇有谋,以自身的知识。能力助推乡村振兴,实现自我价值。当下的青年人,要有眼光、有远见,更要有勇气,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事业中。要认识到,农村的落后意味着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闲置的土地、人力资源稍加整合,便是发展的资本;国家空前的扶持力度,更是难得的机遇。
与资源日渐紧张的城市相比农村还是一片有待挖掘的宝地,广袤肥沃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优美的风景巨大的消费市场,加之政策的大力扶持,都表明乡村未来可期。实际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精准扶贫的节节胜利和一系列支农政策资金的贯彻落实,农村面貌有了极大改善。放远眼光,以满腔热血登上乡村建设的大舞台,是青年人实现自我理想与承担历史使命的明智选择。但是青年人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乡村的发展事业的成功,不是仅靠一腔热血就能实现的需要以知识能力为基础,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入创意。
下乡的青年人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经营能力缺一不可。俗话说,"独木不成林”,想成就一番事业,做大做强,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青年人需要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方式,将广大农民团结起来,并且整合各项资源借助集体的力量,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然而农民群体普遍缺乏知识和先进的技能,要想带领农民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青年人自身就需要有真才实学,了解农业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生产方式等实用技能。此外,青年人还需要提升经营能力,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不懂得打造品牌借助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那么再优质的产品终究也卖不出好的价格。青年人还需要秉持更加开放的心态,转变传统的思路和观念,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在新农村、新平台新产业的时代机遇下,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加强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当下农村生产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作物种植,而是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发展二、三产业,追求产业间的融合。青年人不能仅着农业谋出路不能仅靠农民的力量,而是要借外部资源和发展经验。青年人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资金、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延仲产业链,推动加工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实现三产融合。
乡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要想让这些有志青年在乡村留得安心、舒心,还需要优化引才、留才环境,通过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支持返乡下乡青年创业创新等举措,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让更多的青春之花在乡村绽放!(河北省定州市李亲顾镇 吴思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