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只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巨轮不断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党的领导是关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现代化进程不可能齐步走,要坚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持续性推进。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
坚持深化认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放眼全球,这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效解决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世界性难题。我们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中国是现代化。
坚持守正创新,实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守正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在创新基础上的守正,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才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三穗县长吉镇人民政府 田达琼)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