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不打招呼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突击检查,发现多家企业普遍存在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问题。有的企业此前曾多次被督察点名,此次又被抓现行。(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此次,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下基层检查,就是因为事先“不打招呼”,直插单位,直达现场,才又查出了多家企业普遍存在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问题。可见,这种“不打招呼”的突击检查就是好,既能检查出一些问题,还可避免“有准备”式的应付检查。
近年来,一些上级主管部门下基层检查事先“打招呼”、事先“发文通知”的检查方式,不仅屡屡被公众批评,而且也饱受公众诟病。
按理说,无论是“打招呼式”检查,还是“发文通知式”检查,亦或是“不打招呼式”检查,只要检查方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迎检方做到实实在在迎查,就既可帮助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又可督促推进工作,解决问题。这于双方而言,本来都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是,现在一些地方的迎检方一旦接到“打招呼式”检查,或“发文通知式”检查,不是想方设法把一些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解决好、处理好,而是千方百计地弄虚作假。比如:有的在检查材料上动手脚、做假文章;有的在汇报上夸大其词、弄虚作假。有的甚至还通过安排检查人员住豪华宾馆、吃美味佳肴、喝名酒、抽名烟、送纪念品和土特产等方式,以求检查“顺利过关”,等等。如此“迎检”,自然很难发现问题,不利于工作的改进,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当然,也很难达到检查的初衷和目的。
而检查“不打招呼”就完全不一样。这种“突袭式”检查,不仅能看到迎检方的“真情况”,而且也能发现迎检方的“真问题”,不会因迎检方的弄虚作假而被蒙蔽了双眼,使检查成了“走过场”。
因此,笔者以为,各级主管部门在下基层检查时,就应多些“不打招呼”“不发文通知”,而应多些“突袭式”检查。如此,检查时才能看到更多“真情况”,发现更多“真问题”,从而更好地改进工作,坚决问题。
总之,一句话,下基层检查还是“不打招呼”为好。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