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作业”可抄,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作为党员干部,唯有不断掌握“懂农村”的专业本领、培育“爱农村”的理想境界、厚植“爱农民”的民生情怀,久久为功,才能让美好的“富春山居图”变成老乡们的日常生活图景。
中国农耕文化绵延数千年,这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是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在“口袋鼓”的同时让农民的“脑袋富”,在“乡村美”的同时使“乡风淳”,淳化乡风,须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充分保护传统村落、古建筑等传统特色文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利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和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凝聚民心。
产业兴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抓手,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乐于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强化农产品竞争力。要敢于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指导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实现“事情办不办,村民说了算”。
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农村美不美、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成色。只有充分培育文明新风尚,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方能让多彩画卷变成老乡们的日常生活图。(三穗县瓦寨镇人民政府 郑兴禄)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