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体育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正在热映,讲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乒乓男团经历长达8年的低谷期,教练团带领“五虎将”攻坚克难,洗濯磨淬,终于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绝地反击、重回巅峰的故事。涵泳玩索,年轻干部正值人生的“拔节期”,应当“如饥似渴”汲取成长“养分”,在新时代新征程绽放绚丽之花。
葆有“直挂云帆”的闯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畏险阻闯出“新面貌”。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乒乓球项目的地位尤为特殊,自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来,中国乒乓球队迄今已拿下超过120个世界冠军,并在各类世界赛事上斩获超过300枚奖牌。电影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篇幅铺垫了一场失败前的淬炼:主教练换任,病危的戴敏佳接过指挥棒大刀阔斧改革;没有器材,就在冰天雪地进行野外体能训练;传统打法被禁,就忍受着孤独与嘲讽前往国外苦学技术……办法想透了,却还是在世锦赛上惨败。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又何尝不会遇到拼尽全力却收效甚微?不要怕,所有宝贵的经验都将是年轻干部拼搏的“底气”。
增强“百折不挠”的韧劲,风雨不动,从容如山,处变不惊博出“新突破”。竞技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即便是“国球”一路走来,挫折与磨难皆如影随形。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黄昭在两次重大比赛中遭遇从十八平、十九平到二十二平数轮平局赛点,对心理与生理都是巨大的考验,忧思顿生,则信念崩塌失掉先手优势,稳住心态,则毫厘之间寻找一线生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尤其是在基层推动工作落实落地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油盐不进的“拦路虎”、坎坷不平的“绊脚石”,不要慌,所有待破的困境都将是年轻干部力量的“源泉”。
锤炼“己百己千”的拼劲,球不落地,永不放弃,久久为功拼出“新担当”。电影中,戴指导在赛前谈话时说:“瑞典人吃早餐的时候,我们在练,瑞典人喝下午茶的时候,我们在练,他们也许练过一千次,但我们练过一万次!”细品慢尝,国乒几代人披星戴月,为国争光,有卧薪尝胆四年不能参加大赛的秘密武器龚枫,有打封闭针也要扳回一城的老将白民和,也有艰苦训练十余年只能成为优秀陪练的陈文。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一朵花,以勤为本、以干为基,既是一种价值导向,亦是一种境界情怀。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要做到有利时不掉以轻心,失利时不轻言放弃!不要急,所有坚持的汗水都将是年轻干部成功的“累积”。(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纪委副书记 彭郁舒)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