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到2022年,每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都会在全国两会上共商教育大计,教育问题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但就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而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较为突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让义务教育学生享受优质均衡教育”成为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好的一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事。要让义务教育学生享受优质均衡发展成果,要着力做好“三优化”。
首先要优化资源配置。一是教师配置要优化,规定学历教师、骨干或优秀教师、专职或兼职的体艺教师或其他专业教师要科学合理分配到各级学校,同时要限制教师的随意流动或借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科学实施县管校聘,科学调控学校教师年龄、性别结构,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激励奖励力度,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到相对薄弱的学校从教;二是学校硬件资源配置要优化,运动场、教学及辅助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各种功能室等要科学规划武装到位,不能集中在城市(镇)学校忽略乡村学校,不能集中在几所大(规模)学校忽略薄弱学校。三是学校布局要优化,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应随意撤并小学校,要建成教学点,不能随意扩大城市(镇)学校规模,不能将农村学校学生大量集中在城市(镇),导致乡镇(村)学校闲置,真正实现就近入学,从而造成事实上不优质均衡。
其次要优化政府保障程度。党委政府要着力优化校点布局,着力建设学校标准统一、教师编制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统一的基本学校建设;要优化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经费保障使用到位;要优化学校办学规模、班级人数达到规定标准;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分配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不打折扣实行县管校聘,真正实现教师的合理交流轮岗;要优化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合理分配招送生人数,政策要落实到位;要优化教师培养培训,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及措施,落实经费保障。
最后,要优化教育质量政策和措施。要优化政府、学校、家庭联系,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贫困学生、残疾学生,关注问题学生,做好送教上门工作和随班就读工作,确保所有孩子享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果;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信息化培训,保证经费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要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照要求有效开展相应活动课程,实现教学秩序规范化;要严格按照“双减”“五项管理”等政策的规定和工作要求,减轻课业负担,严控作业量及考试次数、难度等;要进一步优化德育工作,科学落实“五化德育”,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党之人,国之才”。
四川省遂宁市东禅中学 龙恩华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