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记者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教育局获悉,目前当地通过游泳培训具备教练能力的近200人,参加游泳培训学生超过3500人,进一步筑牢了校园安全屏障。(2月28日《湛江日报》)
据报道,为普及学生游泳教育,补齐校园游泳池建设的短板,2022年,廉江市委、市政府动员乡贤为学校捐建游泳池,采取“政府指导+乡贤捐建+基层配合”的模式,投入近2000万元,先后在21个镇(街道)各捐建起1个校园游泳池。
近年来,每到夏令时节,尤其是到了暑假期间 ,各地溺水悲剧就开始一幕幕地“上演”。可以说,每一次溺水悲剧的发生,必然会给逝者的家庭带来极大的悲伤和终生的遗憾。
据卫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大约有5.7万人溺亡,其中14岁以下的占56.58%,中小学生溺亡占比25.6%,平均每天40名中小学生溺亡。溺水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元凶”。
2021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曾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溺水事故高发地区学校开设游泳课,帮助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和自救自护方法,有效减少溺水事件发生。可见,让孩子“学会游泳”不仅能自救,而且还能救人。
因此,笔者以为,学校“游泳教育”必须常抓不懈。一方面,投入要保证。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经费的专项投入,保障学校开设游泳课的“硬件”。另一方面,师资要保证。不妨通过向社会聘用游泳教练的方式予以解决,亦或可以通过与社会私立游泳场馆合作的方式,既解决场地问题,又解决师资问题,从而保障学校开设游泳课的“软件”。
此外,还可以像廉江市委、市政府那样,采取“政府指导+乡贤捐建+基层配合”的模式,为学校捐建游泳池,这也是学校开齐开足“游泳课”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笔者相信,只要政府部门,包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能一起为学校“游泳教育”既出钱又出力,就一定能切实抓好、抓实“游泳教育”,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学会游泳技能,包括溺水自救、互救技能。如此,“溺水悲剧”才不会成为一部年年上演的“连续剧”。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