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也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中共中央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更好地延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的日记片段凝结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彰显着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和进取的锐气,激励着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去。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车兵,到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榜样,雷锋同志以其22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辉煌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从“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坚定信仰,到“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赤胆忠心;从“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的助人精神,到“永做革命的螺丝钉”的敬业态度;从“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的刻苦品质,到“生活好来别忘本”的朴素作风……雷锋同志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道德的基础不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而是对社群整体幸福的追求。回顾六十年来,雷锋精神始终鼓舞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平凡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勉勉,在社会生活中友爱相助、互相关怀。从与时代同行诠释“雷锋精神”生命力的郭明义,到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扶贫干部黄文秀,再到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乡村教师张桂梅,在这些时代楷模的身上,无不闪现着雷锋精神的道德光芒,激励着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让雷锋精神在一代代人的赓续传承中开枝散叶、发扬光大。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作为道德标杆的雷锋,之所以可亲可敬,就在于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向这个榜样学习。2019年10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完善激励褒奖制度,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在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复杂多元的今天,积极弘扬雷锋精神,大力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因地制宜开展好志愿服务、公益事业、扶贫济困等活动,倡导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搭把手、出份力,整个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当前,我们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更加需要我们读懂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汲取百年党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力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开展学雷锋活动,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我们定能汇聚文明进步的时代洪流,积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激励人们朝着社会主义价值高地不断迈进。
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争做雷锋精神的种子,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续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雷锋精神薪火永续、更加璀璨。(安居区玉丰九义校 蒋金蓉)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