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崔家保师傅,我婆婆肯定不在人世间了。这个恩情,全家人将铭记在心!”昨天下午,站在南通市海门区包场镇光耀村32组的自家承包地里,今年50岁的东惠琴,搀扶着82岁的婆婆江彩娥,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出一家人心声。八旬老人江彩娥能遇危脱险,全靠“旱鸭子”崔家保在紧要关头出手相救。(3月9日本报7版)
看了这则新闻报道,笔者不禁为“旱鸭子”崔家保在紧要关头跳河勇救八旬老人的英雄壮举点赞、叫好,但笔者以为,“旱鸭子”跳河救人不宜提倡。
路遇有人不慎落水,见义勇为跳河救人,这一直深受社会广泛推崇。笔者以为,如果跳河救人者会游泳、会施救,这无疑值得点赞,值得褒扬。但倘若跳河救人者是一名“旱鸭子”,既不会游泳,又不会施救,这样的救人方式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不仅不能把落水者救上岸,而且很有可能会导致自己的无谓牺牲。
此次,“旱鸭子”崔家保跳河救人之时,如果不是附近村民及时赶到相助,后果很有可能不堪设想。可见,对于“旱鸭子”来说,仅有“见义勇为”还不够,更需见义“智”为。
其实,面对落水者,“旱鸭子”完全可以讲究方法,科学施救。比如: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寻找杆子、绳子、大的木块等等之类的东西进行施救。切不可仅凭一时之勇,而盲目跳河救人。生活中,“旱鸭子”因盲目跳河救人,结果双双溺亡的事例时有发生。这说明,“旱鸭子”跳河救人,真的很危险。
因此,笔者以为,作为新闻媒体,除了有必要对“旱鸭子”跳河救人的英雄壮举进行全面报道之外,更有必要多提倡“见义智为”,或多提供一些落水自救方法,这远比单纯地褒扬“旱鸭子”跳河救人的英雄壮举更为重要,也更为实用。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