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必由之路。要聚人才、集资金、壮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来源:人民网)
引人才活水解乡渴。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激活村集体经济的动力源泉。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眼农产品加工、电商运营、乡村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破解人才瓶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蓄满活水”。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培养工程”,将在外高水平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作为招才引智的重点对象,鼓励人才“归巢”,让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置业、归乡竞选任职。聚焦人才培育,让人才蓄势赋能,建立乡土人才实践培训基地,定期开设“农业大讲堂”,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 才队伍,培育和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乡村能人”,持续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领头羊”队伍,解村集体经济“人才之渴”。
注资金活水激动能。资金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主心骨。要加大资金统筹整合,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跨越发展集体经济的鸿沟。可依法依规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扶持,发挥财政资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输血”;降低银行、信用社贷款门槛,简化放贷程序流程,合理推行承包地、宅基地、果林、山林、草场、厂房、等不动产财产抵押贷款,推行存款、股票、债券、股金、期货、等动产抵押贷款;以多种资金筹集方式和渠道,为村集体经济提供坚强资金后盾。
浇产业活水润沃土。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的特色产业,建立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从本村实际出发,变“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发挥集体经济项目集群效应。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在土地整理、产地提升、园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宣传推介、冷链物流等方面,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争取一批项目入库、落地。培育和引进经营主体,发展“集体经济+经营主体”联合共富模式,形成集体经济、经营主体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互利三赢的良好格局。拓宽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积极稳妥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将光伏电站、电商平台、旅游民宿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用产业活水滋润乡村沃土。(蓝桉)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