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焦作沁阳市一名学生的父亲发视频称,因为在班级群内发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被老师踢出群聊,还被老师打电话“教育”。19日上午,河南焦作沁阳市教育部门回应称,已介入调查。(3月20日浙江在线)
据报道,该家长自称是沁阳市商隐小学学生的家长,他在视频中介绍,17日夜间,老师在班级群内发了一则通知,要求学生写300字的心得体会,同时提出要求上交电子版。看到这个通知后,这位家长回复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已经被班主任移出群聊,无法在群内发送信息。当天晚上,当事人将此事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第二天一早,他就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向他“兴师问罪”,语气生硬。
仅仅因为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这位“吐槽”家长就被老师踢出群聊,表面上看,这又是“家长作业”惹的祸,但事实上,“罪魁祸首”就是这位老师。
眼下,虽然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明令禁止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家长作业”,但少数教师依然“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我行我素,不是利用家长群布置“家长作业”,就是通过家校通布置“家长作业”。无休止的“家长作业”,让很多家长烦不胜烦,叫苦不迭。此次,河南焦作沁阳市一名学生家长在班级群里发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其实就是对教师过多布置“家长作业”的一种宣泄和不满。
因此,笔者以为,家长被老师踢出群聊,棒子不应打在“家长”身上,而应打在“教师”身上。
现如今,很多教师明明知道有些作业是小学生个人完成不了的,诸如:手工艺作业、手抄报作业,等等,于是,教师便把作业发至群里。表面上看,作业是布置给学生的,但实际上,这些作业就是“家长作业”,因为没有家长的“代劳”,学生是无法独立完成的。
此次,河南焦作沁阳市的这名教师就是因为在群里给学生布置给一道要求学生写300字的心得体会,同时提出要求上交电子版的作业,这份“心得体会+电子版”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显然难以完成,说白了,这就是一道“家长作业”,这才会遭遇家长“家长又有作业了”的吐槽。
试想,如果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对精选作业,做到少布置、精布置作业,别把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超纲作业”发至班级群里,学生家长会“吐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笔者以为,这起“家长被老师踢出群聊”事件,该反思的是学校和老师。一方面,学校应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和要求,严禁教师利用班级群变相布置“家长作业”,让班级群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群”,而不是“家长作业群”。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方式方法,尽量少在班级群里给学生布置作业,更不要变相给家长布置“家长作业”。如此,家长“吐槽”就自然少了,家校沟通也就更顺畅了。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