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新作为,要从粮食安全、产业振兴、绿色发展三个维度持续发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端牢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大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永远是吃饭问题。在历史长河之中,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者”,要想农业强,就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时代更替,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的粮食安全治理智慧和经验,领导中国人民依靠自身力量端牢了自己的饭碗。新时代来临,面对新挑战、新考验,我们还需立足国情、世情、农情、粮情,不断改进粮食供求供给结构性矛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必须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让每一个中国人民端牢饭碗,吃得 放心。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农村才会更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能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在充分把握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共同特征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走中国特色之路,就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要基于一方水土,结合当地特色,合理开发乡土资源,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同时,还需重视人才挖掘,激发内生活力,坚持就地取才,充分挖掘“土专家”“田秀才”式本土贤能人才,形成英才集聚、群贤毕至的“磁场效应”,让一群“懂农业、 爱农村、爱农民”的主力军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上的硬核担当,把人民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尊重自然,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大水大肥、大拆大建的老路子,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现实,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走好乡村振兴,就要始终坚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付思扬 遂宁市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