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全面阐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未来。想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在农村。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描写乡村优美田园生活的浪漫诗篇更是数不胜数。乡村振兴既要加大经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要推进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农村文化资源配置。党中央认为,必须把坚持不懈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农业国,农业国其文化的根基就在于乡土,而村落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严守耕地红线、保障土地资源、确保粮食类农作物供给充足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多元化种植将提升农业经济收益。虽然近些年土地的利用率、农作物产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上对现代化全自动、全机械种植的使用还不普遍,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田、大农户仍普遍采用人力的方式进行。加之我国地貌丰富,山地、丘陵等农田使用现代化大型种植机器难度较大,在高水平高产量的农业发展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第一个百年奋斗中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正所谓“江山易打不易守”,防止返贫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贫困,因地制宜拓宽农民的致富渠道,可以通过建设特色旅游景点、绿色蔬菜基地、生态果园、乡村农家乐等方式,帮助贫农增加收入;建设特色帮扶,让富有理论知识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乡村,既能真正了解民情,又能替人民群众干实事,守牢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果实,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带领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要想发展得好,人民建设少不了。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乡村党员干部作为乡村各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实施者,承担着守一方水土,造一方福祉的使命。有道是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员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乡村特色,不断提升农村文化供给能力,促使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全面丰收。
定州市大鹿庄乡人民政府 康照龙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