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并提出到2025年,“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
因地制宜找准产业。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当前,乡村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问题突出,省级龙头企业只有一个,这都是我们产业的短板。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立足当地土壤、环境、湿度等自然环境选准产业,没有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发展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是宝贵的“财富”,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为当地群众带来“金山银山”。
培育人才支撑产业。人才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支撑作用,各地区充分发挥坝区、林区地理优势,种植油茶、羊肚菌等产业,但农业产业发展出现了人才资源匮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产业发展。农村产业振兴和发展要根据人才结构,结合各村当地实际开展形式各样的农技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内生动力,带动农民群众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同时要积极邀请省州县农业科技人才下村指导,确保产业有效稳固开花结果。
依靠信息宣传产业。在乡村信息化短板上,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整合智能“大数据”资源,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根据网络信息、其他乡镇、县市做得比较成功的产业进行学习,依靠信息“大数据”科学分析资源需缺量,有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加大产业资源整合度,形成相对完备、相互互补的产业链,不断壮大地域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好“绿色食品牌”,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三穗县长吉镇人民政府:龙梅月)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