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鹊喜晴当户语,海桐带露入帘香。”今年是大英建县的第二十五周年,也是重庆小伙小海桐踏入大英工作的第一年,对于他来说,大英县作为四川著名旅游城市已早有耳闻,他对“大美大英”也满怀期待。我和海桐都是新入职公务员,第一次见到海桐时,他略带腼腆,毕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奋斗打拼,他说他想家,但是对大英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向往和希望,那时我看见了他眼里的光,是朦胧,是憧憬,也是来自重庆的一道光。
初出校园,修炼品格,沉淀自身。刚出身校园的我们,对于工作是不太熟悉的,并且我们被分配到了不同的科室,虽然我们工作的部门不同,但作为新人我们也经常交流业务,一起向前辈们请教问题,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他说他大学时曾担任过学校的宣传部干事,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也极其热爱计算机,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宣传工作,那时的他满脸笑容,因为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所学所爱去实现人生价值,他找到了实现自己初心的途径。“好学才能善用。”虽然小海桐的工作没有直面群众,但是他总是热情好学,经常对我们说:“我们可以把宣传重心放在群众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上,我愿意去调研!”他的工作积极性感染了单位的每一个人,他就像一道光,发出的正能量好像可以击破一切黑暗。我们也经常向他请教一些计算机方面的问题,他总是对我们毫无保留,谦逊有礼,有时没有解决掉问题,他会内疚,但是我们都知道,他尽力去做了,也用心去做了,这也正是他成长的一环,是他了解自身还有不足,想去弥补的动力。“一日之功皆可成,久久为功更可贵。”他的工作让我看到了蜕变非一日之功,只有不断的改进自己,曲折的道路也终将走完。
接受任务,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工作不会永远都是安逸的,每天的蜕变在于接受新的挑战。小海桐被纪检组“征用”了,在我心中,纪检组是一个神圣的存在,因为那是直面案件的地方,只有优秀的人才能被选中去组上。小海桐乐于接受新的挑战,他告诉我每一次挑战都是积蓄力量的升华,心中的种子也会在一次次积累养分中破壳而出,生根发芽。我坚信小海桐说的是对的,他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像小太阳般时刻温暖着我们,我们在他的影响下都干劲十足。在组上的小海桐表现非常优秀,纪检组长经常向我们提出,要向海桐同志学习。小海桐在组上学习业务很快,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谈话技巧去突破线索,撰写报告也是得心应手。“逆风不折志,逆境不屈身。”在顺风中成长远不及在逆风中成长收获多,在工作中应该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我们的能力才会提高。9月的疫情突然爆发让我们措不及防,来自重庆的小伙伴小海桐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他说大英也是他的家乡,大美大英的建设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深深被他感动,纷纷自愿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随着突击队的人数渐渐增多,我们对于开展疫情防控的行动也信心十足。小海桐主动揽下最苦最累的活,凌晨十二点的小区是他守,早晨六点的警戒线是他拉,中午十二点的盒饭是他送,这位来自重庆的小伙用他的实际行动守护了大英的万家灯火,成为照亮他人的一道光。在一次次的奔跑中,他成为了各个小区居民随口可以叫出名字的海桐了。
持之以恒,重回旧部,未来可期。“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时光飞逝,我和小海桐也工作了有一段时间了,他已经从一个稚嫩的新人成长为了组上的骨干,但由于原部门人手不够,小海桐就重回原部门负责科室的工作。本来小海桐打算承担党办的工作,但是因为工作要求,党办的相关工作必须由党员来做,因为小海桐还不是党员,所以暂时不能从事党办工作,小海桐知道后,马上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请求入党,他说:“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一直是我的追求,不管什么工作,我们都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做精做好!”虽然小海桐暂时无法接任党办工作,但是他把部门其他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不管是去县委部门办事还是去下乡收集素材,小海桐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一天晚上下班和小海桐回家,我坐上了他的电瓶车,看着一路上的风景,我们感慨颇多,他自从来了大英后,基本没有回家,但是在这里他和我们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伙伴,自己也愿意去突破舒适圈寻求进步。我可以慢慢感觉到这道来自重庆的光越来越亮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道光,小海桐的温暖、坚定、谦虚,包含了光的所有美好品质,这道光一定会越来越亮,照亮的人越来越多,无惧黑暗,晖光日新。(大英县纪委监委 曾钰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