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指出,要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只有打破乡村人才的瓶颈问题,走好“引”“育”“用”三步棋,铸造一支强有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方能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走好“引”字棋,“外引内蓄”壮大人才体量。“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拓宽渠道、创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回流”,把人才的体量不断壮大,把人才的聪明才智、自身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事业的“创新指数”就会不断上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就能再攀新高。在人才的引入上,要以“周公吐哺”之心引,要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引,让有技在手、有能在身的人才都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人才“铺设道路”,让“千里马”在乡村的沃野竞相奔腾。
走好“育”字棋,“多措并举”锻强人才队伍。“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乡村振兴人才主要是“技术过硬”但理论知识匮乏、群众经验不足的本土专家和“学习能力强”但实践经验少的年轻干部。在“育”才上因人制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培养计划,从根源上激发人才活力。做好乡土人才的保障服务,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乡村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乡土人才的潜能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走好“用”字棋,“铺台架梯”释放人才活力。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有做到人岗相适,才能让优秀人才发挥最大潜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摸清人才底数,分门别类建立“人才库”,精心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大舞台”,把更多“田秀才”“土专家”培养成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产业引领人。要大力推行“支部+基地+乡土人才”“党员+示范园”等多元模式,发挥各类人才在科学技术、产业布局、谋划发展上的优势,让人才的创新思维和过硬本领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助推器”。
(遂宁市船山区观音湖管委会 骆廷)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