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要求车辆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且应具有防篡改功能。但车辆限速可轻松解除却是行业公开的“秘密”。虽然经过多次整治,但《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线下电动自行车店铺限速解除的情况几乎绝迹,网络上仍然有电动车解除限速的解码器等产品销售。(4月7日《中国消费者报》)
电动自行车又俗称“电驴”。眼下,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快捷等优点,已成为广大市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因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违规提速、停放充电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强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电动自行车事故呈多发频发趋势。
虽然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会提升车辆速度,但也因此导致骑行者难以控制车辆、制动刹车困难,周围车辆及行人无法及时回避,在人流车流密集区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影响道路安全,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甚至还存在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可见,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是一种危险行为。
2019年4月施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行驶时,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在整车设计方面,全车重量(含电池)不能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得超过400W,电池电压不得超过48V;电动自行车的软硬件均应当具有防篡改设计,防止擅自改装或改动最高车速、功率、电压、脚踏骑行能力。这也说明,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也是一种违规行为。
因此,笔者以为,打击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行为,还需“多方共治”。首先,监管要到位。相关监管部门应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行为进行严监管、严督查、严处罚、严打击,通过“四严”举措,倒逼商家或车主不敢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其次,需有“源头治理”理念。相关技术部门应对电动自行车设置“改装阻止系统”,通过“技防”力量和手段,从源头上阻止非法改装提速行为。其三,需加强“普法教育”。相关部门不妨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是一种违法行为进行“广而告之”,让更多的电动自行车商行和车主知晓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是一种违法行为,从而自觉遵规守法,远离非法改装提速的不法行为。
同时,消费者要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说“不”,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电动自行车,不购买非法改装、拼装的电动自行车,更不要私自改装、拆装电动自行车。如果一旦购买到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消费者应积极大胆地向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笔者相信,只要监管到位,技防助力,普法跟进,再辅以消费者说“不”,就一定能有效打击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提速的违法行为,从而既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又确保骑行者的交通安全。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