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钦差”式调研?古代的钦差大臣口含天宪、手握特权,到地方鸣锣开道、威风八面。把“钦差”与调研联系起来,指的就是端着官架子、跟基层耍领导派头的调研怪象。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出去调研,把自己当“八府巡按”,去之前电话先行、要求这要求那,到了后颐指气使、吩咐这吩咐那,对该掌握的情况只是囫囵吞枣。(新华网,4月17日)
“钦差”式调研,是一种形式主义调研病,得治。形式主义调研病还有“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脱节式”调研、“嫌贫爱富”式调研等。
形式主义调研病危害巨大。这些华而不实的调研方式,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加重基层干部群众的负担;不仅不能深入群众,反而拉远了干群关系。形式主义调研病,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形式主义调研的病的病因也是多样的。颐指气使、前呼后拥的“钦差”式调研就是以官为尊的官本主义地活现;报喜不报忧的“盆景式”调研,只到工作成绩突出的“窗口”单位做“嫌贫爱富”式调研,就是错误政绩观地反映;浅尝辄止的“蜻蜓点水”式调研,调而不研、回避落实的“脱节式”调研,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地活画。
形式主义调研病的医治需要多管齐下。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快由高高在上的官员转变为公务员、人们的勤务员。党员干部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确的政绩观。党员干部调研不能“腿动心不动”,“身”到更要“心”到;到车间去、到田间地头去,喝喝老百姓日常喝的水,让老百姓不觉得咱们的干部是一个“官”,就是自己的一位好邻里、甚至家人。
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管考核。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严明工作纪律方面强调,调查研究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四不两直”是指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调研方式。这种方式对形式主义调研病就是一剂良方。党员干部应该自觉照章实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落实。要进一步做到不是为下基层而下基层的实效调研,还需要考核,要求下访工作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接访完不是不了了之,而是都要给群众一一回应,不搞形式主义。让群众直接参与到调查研究的监督工作中来。还可以通过新闻监督,新闻图片报道中,看看是否前呼后拥,是不是有无关干部陪同。
舵稳当奋楫,风正好扬帆。调查研究“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践行群众路线工作法,根治调查研究形式主义病,才能发现真问题,突破真难点,搞好真服务,才能让群众更满意,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四川省江油中学 朱玉华)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