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有着很深厚的故乡情结。做人才工作,要运用好人才的感情归宿需要,着力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抓牢亲情乡情这根纽带,把家乡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引回来,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建档立库找人才。应当说,每一个地方都有许多在外人才,他们中当然也有不同的层次,有的是外出务工之后,实践和劳动中成为了技能型人才;有的是外出求学,在大学期间和企业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了高学历的人才;有的是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商人,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积累了财富,属于经营管理类人才。对于与本地有关的不同类型人才,各地都应当有一个较为全面地梳理。尤其是对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而言,要以乡村两级党组织为主体,重点对本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进行摸排统计,把联系方式、能力特点、创业方向等基本情况搞清楚,建立在外乡土人才库。
畅通渠道聚人才。回引人才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办成的,之所以乡村发展要引进人才,关键就在于人才能够为乡村发展提供动力,但是引进人才也不可能“空手套白狼”,人才的各方面需要是必须满足的。当然,乡村的发展、落后地区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因此基本条件是相对有限的,这就为乡村或者落后地区引进人才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做好人才工作就要更新理念、创新方式,各级党委政府要舍得下功夫,建立定期联系、节假日恳谈、亲属关心关怀等制度,畅通在外乡土人才联系渠道。通过加强与在外人才的沟通衔接,在感情交流融通中做好在外人才的思想工作,为乡村或者落后地区回引一批心系家乡、政治素质强、有技术特长和带富能力强的人才,助推乡村事业发展。
情感的需要是人才非常看重的需要,古人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现代社会的人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也有报国的理想和觉悟。为此,我们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他们的故乡情结,让他们不仅要看到、更要感受到故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慢慢产生出奉献家乡、回报家乡的想法,为家乡不断取得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何冰萍 遂宁市安居区第二幼儿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